盟軍一路摧枯拉朽,逼近虎牢關,而曹操一直對關羽等人非常渴望,終於在某日找到機會請來劉備三兄弟飲酒,蔡琰作陪。

席間曹操多次試探卻連連碰壁,關羽張飛二人根本不理會他,言必誇讚大哥劉備。

曹操無奈眼神示意張鵬幫忙說和,張鵬翻起白眼拒絕,“收手吧阿瞞,這二人生是劉備的人死是劉備的死人,他們仨靈魂繫結了,你撬不了滴。”

劉備看出了曹操的想法,一言不發,穩坐釣魚臺。

最後曹操被逼急了,揚言借劉備五千人馬以壯聲威,終於換來關羽笑臉相迎。

送走三兄弟後,張鵬給曹操潑冷水,“你是不是很得意,他們仨可是鼎鼎有名的桃源三坑,你這五千人馬有去無回。”

曹操打死都不信,張鵬懶得跟他解釋,回自己帳中休息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袁紹正在盟主的營帳中急怒攻心,手足無措。

因為盟軍先鋒大將孫堅正奉令猛攻洛陽,而總督糧草的袁術卻暗中斷了孫堅的糧餉兵援,致使百里外的孫堅連連遣使叩營催糧。

數萬孫部在洛陽城下處於生死存亡的萬急時刻,而他的倒黴弟弟袁術卻遲遲不見人影。

催了又催,袁紹終於等來了袁術,還沒來得及發問,他就聞到一股濃烈的酒氣,還夾雜著部分女人的味道。

“你知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麼!?”

面對袁紹喝問,袁術卻詭笑著道出滿腹“深謀遠慮”。

原來,袁術早就看出漢室氣數已盡,早晚將亡。

此時只有愚者才傻乎乎的一味扶漢,惡者如董卓則早就篡漢自立,而智者既不應與愚者同,更不應入惡者流。

應該在亂世中積蓄實力,靜觀待變。眼下雖然十八路諸侯會盟,但他們真正動機未必是為國除賊,卻是想在天下碎落時能分得最大的一塊地盤。

而這群諸侯中,最可怕的就是長沙太守孫堅,他是江東猛虎,手下更有悍將無數以及兩個少負英名的兒子――孫策與孫權。

所以,孫堅一旦破洛陽斬董卓,豈不會擁兵自立麼?豈不會成為比董卓更可怕的對手?

因此上策是,在剿滅董卓的同時,削弱孫堅等諸侯的兵馬勢力,最好讓他們與董卓一塊滅亡,那時天下便可獨落入袁氏囊中了!

袁紹做猛醒狀嘆曰:“你說這些我豈不知,但你做得太過分了。”

袁術不解,袁紹說道:“孫堅一旦兵敗,數十萬盟軍都可能土崩瓦解。到那時,你我也是身敗名裂,何以自立於天下?”

言未盡,敗報已至。

報報說洛陽城下,孫堅折兵損將,孤軍大敗,董卓親引西涼大軍傾城而出。

袁紹此時恨不得掐死自己的弟弟,“看吧,成王敗寇,董卓要是勝了,你的一切的錦囊妙計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袁術大恐,袁紹急忙傳令眾諸侯佈陣迎敵。

野外,董卓親率西涼大軍與呂布會合。

呂布騎在赤兔馬上,英姿勃發,他剛剛擊敗了孫堅,正是豪情滿懷。

他對著董卓說道:“憑我赤免馬,方天戟,十八路諸侯如同草芥,待交兵時,某定會親手斬下袁紹腦袋,以報義父厚恩。”

董卓連贊呂布英武,卻令他不必執著於袁紹,袁紹狗頭可以暫寄於項上,但有一個人必須死,那就是曹操!董卓是打心眼裡恨死了曹操,呂慨然應命。

鼓號驟起諸侯齊聚,狼狽的孫堅一見到袁術就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衝上前去揪住袁術衣領不放。

“袁公路!兵馬不給就罷了,你連糧草都也不給!你想我死,我就先弄死你!”

眾人才知道,原來孫堅被袁術擺了一道,本來想上前勸架,紛紛止住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