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旗主都親自上門,送了他們家一袋子口糧,和顏悅色的一副長輩模樣。

說什麼好好孝敬百戶,以後才有出息云云這種話。

李如靖不傻。

誰對自己真好,誰對自己假好他分的清楚。

乾爹就是對自己真好。

其他人都自己都是假好,只不過看在自己乾爹的面子上,想要討好乾爹而已。

“乾爹。”

李如靖吃完了,突然小臉嚴肅,像個小大人一般。

“怎麼了?”

“乾爹,你早日教我兵法吧,我還要跟二叔學武藝,我要為乾爹上陣殺敵。”

還略顯稚嫩的臉龐上,透露著認真,看上去十分可愛。

“哈哈。”

唐清安被李如靖的孩子話逗笑了。

“真是孩子話,你才多大,要是指望你為我上陣殺敵,那乾爹可真沒什麼盼頭了。”

李如靖看到自己被幹爹小瞧,著急了。

“我娘說了,乾爹和二叔是有大志向的,和其他百戶不同。”

“那你娘還說過什麼?”

唐清安隨口打趣。

“我娘還說了很多話。”李如靖低下頭聲音越來越低,沒有把他的娘說的話講出來。

雖然李如靖不說,唐清安也能猜到他的娘說的什麼。

連山野老婦都曉得,將軍對自己的兒子好的目的,李如靖的娘雖然罪民之後,以前也是大家閨秀,當然懂這個道理。

但凡做大事者,必須從身邊人做起。

正如古人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遍觀歷史英雄人物,抽絲剝繭的剝析,對身邊的人向來都是處理的妥當。

而正是身邊的那些人,往往是最大的助力。

劉邦如果不是把身邊的人關係處理的好,誰為他打天下?朱元章身邊一樣如此。

唐清安不知道身邊哪些人,能跟隨自己到最後,也不知道未來自己真的會走到哪一步。

所以恪守本分,不因事小而輕視。

對於收李如靖為義子,如果說自己沒有私心,那也不切實際,本質就是因為這孩子比較出眾,所以起了抬愛之心。

但是要說真的就要如何利用他,那也不是,自己並沒有這麼強的功利心。

一個人的內心,會透過他的外在表現出來的。

即功利,又不功利,這是唐清安的準則。

就像自己收留百戶所裡的孤兒們,難道真能指望他們幫自己做什麼大事?

而李如靖則是例外,因為此子與眾不同,才起了培養之心。

“你娘把你們兩兄弟拉扯這麼大不容易,長大了要好好孝敬她。”唐清安笑道,把話題轉移開,不讓孩子為難。

李如靖突然抬起頭。

“我覺得我娘說的不對,乾爹對我好我知道,乾爹有大志向,作為兒子,我豈不是更應該赴湯蹈火。”

“哈哈哈。”

唐清安笑的開心,摸了摸李如靖的小腦瓜。

“這才哪到哪,整日裡胡思亂想這麼多事,哪還像個少年,別把自己弄得像個小大人那般陰沉。”

李如靖沒有繼續多言,見乾爹吃完飯,默默的收拾桌面,然後找驛夫要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