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唯獨在意的是母親的墳墓。

此地納入了皇陵,早就修葺了三次。

在母親的碑前,唐清安立了良久。

這是位中國特色的母親。

夫君出門早逝,留下孤兒寡母,靠著針線活掙點零碎來養活三個兒子,每天睜開眼就要數米下鍋。

是的。

每粒米都要認真的數一數,既不能多吃,又要讓兒子們不餓死,至於自己,每日就喝米湯度日。

所以年紀輕輕的,終於熬死了自己。

她每天都在努力,努力的養活三個飯量驚人的兒子,在她死的時候,每個兒子都活得好好的。

唐清安對婦人是感激的,也真心把婦人當做自己的母親。

只可惜。

他能力有限,雖然自付才能,但仍然熬了幾年,才被薛家大老爺看重。

造化弄人。

明明他能開始掙錢補貼家用,讓家裡的日子好過了些,母親卻突然撒手人寰。

難道母親其實一直在掙命,見到長子能挑起門梁,所以氣就鬆了,早就耗盡元氣的身體,立馬失去了生機。

這種事例很常見,特別是在悲苦的年月,比比皆是。

唐清安低下頭,忍住眼角的淚水。

母愛永遠偉大。

可能母親會受限於時代和眼光,對子女做的不好,但是她的愛是世間最純粹的。

只有失去的那天,許多人才會幡然醒悟,世界再也沒有人可以全心全意的包容自己。

這個時代一樣如此。

再也沒有人值得唐清安可以毫不保留的信任,因為人人都會牽扯到利益。

“回去吧。”

唐清安落寞的說道。

他不過是想要來看看母親的墳墓,但是他又不想讓人們知道皇帝的軟弱,所以大費周章一番。

祭奠了母親,他心裡再也沒有什麼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