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為帝 (第2/4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網盤免費下載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候。
第一件事。
先從鹽政下手。
組織一批精幹的官吏,由內閣閣員親自帶隊,奔赴揚州督辦鹽政大桉。
商稅是不好收的,因為管理手段不足。
但是鹽政不同。
每個人都要吃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鹽政成為了最重要的商品,關乎國家命脈。
鹽政政興人和的時候,則國家富裕,當鹽政政治昏暗,則國家跟著貧瘠。
因為鹽政的收入,佔國家收入的一半。
唐朝時,鹽稅收入佔中央收入的五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
南宋時,鹽稅收入佔中央收入的二分之一。
元時,財政之出的十分之七八都靠鹽稅。
乃至未來的民國,鹽稅也是中央財政收入的三大支柱之一。
鹽政。
的確是國家的命脈。
巡鹽御史出身的林如海,對鹽政的門道比誰都要清楚。
沒有對於的寒暄,就是嚴查。
查出了實證,根據罪名定罪,多半是抄家,殺頭,流放。不是故意如此,而是犯的罪的確巨大,要受到嚴懲。
調精兵入浙江金陵。
四面八方剿滅鹽販,查訪背後的勢力。
涉及官員抓官,涉及鹽商抓鹽商,涉及鹽場嚴查。
他們的路數,林如海懂。
林如海手裡有兵有權有朝廷支援。
很多人彈劾林如海,都被責問有否實證,拿不出實證的全部被罷官。
這就是唐清安對林如海的支援。
不到半年的時間。
鹽政相關的利益階層少了五分之四。
人們都說林如海是滅門閣老。
整頓鹽政不是為了殺人,更不是為了搶奪別人的財富,而是清理碩鼠,還鹽政清明。
林如海無論是如何處罰別人,都必定有實證,以法懲辦。
雖然他抓了不少人,但人們卻沒有畏懼他。
畏懼他的人,都是違法的人。
所以他重新制定鹽政規矩,提高鹽政稅收,發放鹽引的時候,還是獲得了商人們的踴躍搶購。
第二年。
鹽政收入就高達九百萬兩銀子。
兩年治鹽的成果。
同時商部也在整頓絲綢布匹貿易。
放開海貿限制。
上海縣,廣州市都成為第二個,第三個濟州島經濟特區。
設立關稅,商稅,門攤稅,碼頭稅……
海外漢人不但保住了他們在國外的傳統勢力範圍,並且還在逐步擴張。
他們也要向海外司繳稅,才能在海外司備桉。
除了每年向大周繳納三百餘萬來個銀子的稅賦,還為大周帶來了巨大的海貿貿易。
不光是如此。
由馮勝之牽頭,組成臨時全國清查田畝司。
清查全國人口,以及全國田畝。
兩年的時間。
大周全國人口為兩個億,全國田畝包括番薯等擴張的田畝,合計為十五億。
後世史稱。
第一屆政府內閣,為鐵腕內閣。
他們的成功,除了他們各自的才能和品德,更有背後唐清安的鼎力支援。
沒有衛王的支援,他們是無法成功的。
兒獻帝七年。
五年的時間,在第一屆內閣,以及金州大量實物官員,和國內無數的精幹官員,以周士昌代表。
全方位的整頓了大周國內方方面面。
……
內閣們放手做事,唐清安在京城組織人發展工業。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