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將都能做到有進無退。

蠻族的軍紀極為嚴苛,動輒割鼻割肉。

這些蠻將都習以為常,認為理當如此。

因為每當打了勝仗,蠻兵們所獲,能遠超他們的期望,猶如過節一般喜樂。

其妻兒亦皆歡喜無比,盼著家中多獲得四五奴人,以及豐厚的財物。

因此皇臺吉軍令一下。

蠻族各家蠻人興高采烈,皆爭偕赴。

軍心盛旺。

“謹遵大汗之令!”

殿內各將紛紛響應。

受這些蠻將的影響,蒙古臺吉和將領,漢軍將領同樣也面露興奮,躍躍欲試。

“塔拜,濟爾哈朗負責守衛後方。”

兩人領命。

“杜度,阿濟格,多鐸負責海州,拱衛大軍糧道。”

正白旗旗兵,以及抽取蠻丁,旗中漢軍,高達一萬五千餘人,足以防守住海州。

沒有唸到名字的豪格,滿臉的興奮。

豪格是皇臺吉的長子,還很年輕,可是皇臺吉想要提拔他,所以讓其隨大軍出動,以獲得軍功。

金江鎮的形勢,皇臺吉已經瞭如指掌。

朝廷和金江鎮的往來奏疏,走私商人早已告知了他。

他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走私商人最近一兩年,越發的活躍,從後金換取了大量的人參毛皮等特產。

對於此事,走私商人閉口不談。

皇臺吉也不敢逼迫這些人源源不斷為蠻族帶來物資的大財主。

看著皇臺吉發號施令。

代善又嫉妒又感覺無力。

連自己的兩個兒子都竟然勸他退讓,這倒是他沒有料到的,對方是如何聚起這股人心的?

代善還是沒有想明白。

……

命運是奇妙的。

在遼東局勢大變中,亂世出人才。

程之信巡視於木茂堡,大勝堡,流水堡三堡之間,他在軍士中威信甚高。

雖然很年輕,可是志向高遠。

猶如一隻鷹,在飢餓時依附於人,吃飽後高高起飛,一旦有風雲相助,必能凌雲出頭。

這是史鼐對其人的評價。

出身於低階軍戶官,總旗之家的人,能得遼東經略如此高的讚揚,可見其才能。

和他這種年輕的將領,軍中還有羅明。

羅明負責大淩河堡,處於錦州前方,而木茂堡,大勝堡,流水堡,三堡互為犄角,依山而建,防禦錦州左前方。

程之信親自從馬道上了城牆。

馬道是方便騎馬上城牆的臺階,位於城牆內側左右對稱。

原來的木茂堡年久失修,磚瓦一觸即破。

前遼東經略史鼐,這些年最大的功勞,就是把沿途眾多的堡壘都新返修了一遍。

為了修葺甚至推倒重建這些堡壘,花費了不可計數的人力物力。

三堡中最重要的木茂堡,為方形,用石磚鑄成,每牆長兩百步。

四角用石頭修築了圓形的角城臺,地徑長八步,樓頂長七步。四角類似於城池的角樓。

登上圓形的檯面,羅明對這裡每一處都瞭如指掌。

因為這兩年中,羅明親自負責督造,角樓上原來的裝飾都被他否掉,只全力穩固軍事。

包括寬兩步的馬道,都是羅明要求加寬的。

從這裡是看不到依託邊牆修建的大勝堡,以及木茂堡右後方的流水堡。

“朱振杰,寧隆雄。你們二人可有信心守住?”

程之信眺望了一番,突然問向身後的兩名將領。

蠻族將要進攻錦州,不管是其內部的大動作,以及朝廷和金州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