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風起 (第1/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網盤免費下載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遼東風雲起,誰是英雄。
山東布政司蘇觀遺憾的從金州回到濟南,作為一省大員,治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
沉寂的坐在書房中。
偌大的書房,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泛著琉璃光澤的畫缸中,插入了不少名貴的畫卷。
雖然如此,仍然顯得有些空曠。
書房的門外,管家等著伺候,知道這個時候的老爺,是不準人去打擾他的。
夜晚萬物寂靜,使人思維敏捷,對金江鎮,錦州的局勢,在蘇觀的腦海裡盤旋來盤旋去。
良久。
他突然動了起來。
黑沉的桉臺上,研磨平書,提筆如飛。
“遼東全境,二十五衛二州。
朝廷在遼東只餘遼西五衛,新設金江鎮,也才光復四衛,其餘十六衛二州,盡陷逆蠻之手。”
寫到此處略微停筆。
還有一些細事,蘇觀思來想去,到底還是沒有寫明。
他的這封奏疏非常的重要,關係遼東未來的局勢。
如果他真的全部寫明,恐怕朝廷會堅定態度,不但不支援金江鎮,反而會打壓。
在他看來,如今的朝廷,實不宜和金江鎮鬧翻,當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只從他奏疏中字面上來看,金江鎮才四衛,實力不如遼西,下意識的認為其是實力最小的一方。
這能忽悠沒有接觸過金江鎮的朝廷,卻瞞不過山東的官員。
山東的登來兩地,負責運輸物資到金江鎮,對金江鎮多少都有些熟悉,哪怕金江鎮一直封鎖。
二十五衛二州,絕大多數都在遼西,然後沉陽,開原,昌圖這一帶上。
依託遼西和遼左北部外的邊牆,修建了不可計數的城堡。
遼左西部乃平原富裕之地,是供應全遼軍鎮的主要屯田所在,也是軍戶人口密集之地。
而遼左中部,乃至東部,北部都是處於荒野老林。人跡罕至,難以開發。
另外的遼左南部,東部都是海,不需要防備敵人。
綜合考慮,所以這些地方投入的精力極少,沒有遷移人口,設立軍衛,開墾屯田。
因此除了南部有一個金州,全遼左中部,東部,偌大的土地上,竟然只有一個定遼右衛,也就是鳳城。
也是為何金江鎮佔領金州,長白山東岸,以及鎮江時,並不受朝廷重視。
除了金州,其餘的兩地,人口田地都無。
哪怕唐清安又收復遼左中部的長白山區,同樣也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力。
因為這些地方,原來都是荒山荒地。
雖然佔據了土地,卻沒有用處。
但是朝廷不明白遼東的形勢,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因素。
人口的流動。
金江鎮在遼東成為了一個漏斗,無數的遼民從這漏斗之中,湧入了金江鎮。
蘇觀至今也沒有想明白,唐清安這些年,是如何做到既能對抗蠻族,又能養活這數百萬之民的。
直到唐清安去年收復了復州,蓋州,才引起了朝廷的重視和態度上的改變。
因為復州,蓋州都是富裕之地,本就是遼左的精華部分所在,再加上原先的金州。
三地的額田高達兩百餘萬畝。
只這兩百餘萬畝田,就可以解決百餘萬人口的糧食所需,這才是朝廷忌憚之處。
可是已經遲了。
蘇觀感嘆道。
數年來不引人注意,金江鎮已悄然在東岸,鎮江,各島,還有朝鮮借的島嶼各地開墾了上百萬畝田。
金江鎮自給自足之勢已成。
唐清安真乃奇人也。
蘇觀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