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叔父死的時候,他已經十八歲,也開始明白叔父為何被父汗拘禁起來。

叔父在他還未出生前,就明著和自己的父汗分庭抗禮,做出各種動作。

甚至當著朝鮮使者的面,命令朝鮮使者向他送的禮品,不可低於父汗。

父汗威望高,可以輕易的處置他的弟弟。

自己卻不行。

代善不但是自己的大哥,而且同為四大貝勒,權勢威望資歷都不弱於自己。

黃臺吉知道自己奈何不了代善,更不能妄殺他,不然蠻族就分裂了。

而前有大周,後有金江鎮。

蠻族如果分裂,那就是死路一條。

不能著急。

皇臺吉告戒自己。

身旁的范文程,寧完我,各自為皇臺吉出謀劃策。

首先。

當眾承諾共議國政,將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共同當政,按月分值。

國中一切機務,俱令值月貝勒掌理。

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立馬穩定了人心。

阿敏,蒙古爾泰都支援皇臺吉,見大勢不可違,代善選擇了退讓。

隨後。

皇臺吉開始拉攏四小貝勒。

規定獲得的人口,財產由八家均分,如此這般,雖然皇臺吉是大汗,委實和兩黃旗貝勒沒什麼區別。

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也被收服了人心。

短短兩個月,他就穩定了形勢,沒人反對他這個明面上的大汗。

當眾人剛認為此國策才施行兩個月之機,無人認為皇臺吉會出爾反爾時。

他下達了汗命。

每旗設總管旗務大臣一名,規定他們凡議國政,於諸貝勒皆坐宮議之。

出獵行師,各領本期兵行,一切事務皆聽稽查。

一招出來,不但分了貝勒的權利,又拉攏了下面的權貴。

眾貝勒哪裡見過這種做法,一時間無法應對這些官場手段,被套套拳法打蒙了。

無可奈何之下,最後深恨為皇臺吉出謀劃策的漢人們,每每放肆的侮辱他們。

皇臺吉看在眼裡,卻也沒有維護,只要不傷人命就不管,也讓貝勒們出口怨氣。

這些個漢奸沒了退路,只能死心塌地的維護皇臺吉,可論是極其的犯賤。

不當人當狗。

又不久,每旗又設立左管大臣兩名,左理本旗事務,審斷獄訟。每旗再設調遣大臣兩名。

其職責是出兵駐防,以時調遣。

各貝類的權利被瓜分,這些提拔起來的總管大臣和左管大臣,因感恩皇臺吉則向他靠攏。

說來說去,皇臺吉掌握了名分。

名分看上去像是可有可無,可真要是有了名分,那就是佔據了主動的權利。

不然也不會有古話,唯名與器,不可假於人。

代善等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實權沒有變,所以覺得讓出一個名器無所謂。

結果面對皇臺吉登上汗位後,步步的緊逼,又有自己內部的分裂,終歸被皇臺吉壓下去。

如此這般。

皇臺吉要開始立威。

只要立威。

有了威望之後,他的汗位將不可動搖。

他等回來悄悄出使金江鎮的使者,急不可待的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