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勢震天,就連蠻族也不敢試其鋒芒。

再有幾年時間,天下何人能比肩,而我主平遼候才二十餘歲,請問殿下。

十年後,誰是真英雄?”

李倧平靜的說道。

“平遼侯乃真英雄也。”

林忠把主上殿下的神態看在眼裡,內心暗暗嘆了口氣,又不禁感嘆,幸虧自己的侄兒和金江鎮關係不錯。

“平遼侯守禮,向來視殿下為知己,不願殿下受屈,殿下為何又辜負平遼侯的情誼?

正如我主平遼侯所言,希望與殿下情誼永存,世代交好,而我主不過一時糧資不厚。

殿下卻無視雙方的恩情,豈不是因小失大。”

劉興祚誠懇的看向李倧,上前一步拱手行禮。

“外將剛才失禮,委實因為殿下不辯真理而心急如焚,才有此貿然之舉。

以外將之真心,只希望殿下能明鑑自心,讓金江鎮與朝鮮世代友好,盟誓萬年。”

李倧嘆了口氣。

正如東江鎮對朝鮮瞭如指掌,這些年來,朝鮮也如何不對東江鎮有所瞭解。

可以說朝鮮也是看著東江鎮從小變大,乃至如今的局面。

論人口國土,朝鮮比金江鎮要強。

可是實力卻遠不如金江鎮。

因為朝鮮需要一場從上到下的大改革。

想要開展大改革,就需要對付龐大的兩班勳臣貴族,乃至衛所軍,方方面面都要對付。

李倧雖然看到了,卻無力應對。

國家的政權,至今仍然還在兩班貴族手中,他雖然能站穩漢城,也不過靠的是金江鎮罷了。

他現在還遠遠離不開金江鎮的支援。

誰讓他沒有根基。

為了坐穩王位,他需要金江鎮一如既往的支援他。

“永結同心。”

聽到朝鮮國主突然而來的一句,劉興祚先是愣了愣,隨後又無所謂,反而極為支援。

他從小在蠻族長大。

蠻族就靠著姻親拉攏蒙古,為了籠絡科爾沁部,前兩年老奴讓皇臺吉迎娶其首領之女。

迎娶前十分的巧合,皇臺吉的原福晉正好死亡,滿檔也沒有留下具體的文字。

從宮中出來,劉興祚把具體過程一一告知了陶傑,陶傑聞言,對劉興祚此人大為敬佩。

陶傑自持才能,一向傲氣,能對劉興祚服氣,可見劉興祚的能力。

而劉興祚大改前番在朝鮮王公倨傲的態度,對陶傑很和氣乃至尊敬的神態。

“公乃周人,因此對朝鮮束手束腳,留有原來的觀念......”

把這番道理解釋了一遍,不獨佔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