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鎮的關係,將穩固無比,能令朝鮮兩班貴族對其無可奈何。

朝鮮國主李倧,他的王位將無可動搖,除非金江鎮的統治者,不再是平遼侯一系。

因此。

朝鮮國主下令,全國緊急徵集四十萬石糧料,供應金江鎮,秋收後,繼續供應四十萬石糧料。

民心都握在兩班權貴手中,他們是地方的大戶,是事務解釋權的口舌。

朝鮮的民心在兩班貴族手裡,被其萎靡的煙消雲散。

與其這般,朝鮮國主終於下定了決心,將挾金江鎮自重,威逼兩班貴族。

十年之功固權,再用十年之功改革。

二十年的時間。

他要打造一個盛世朝鮮,讓子孫穩固長存,不再受外部屈辱。

見機。

劉興祚又提出了要求,讓朝鮮派侍者,去大周朝廷為金江鎮說好話,緩轉雙方的關係。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到底也是一種嘗試的方法。

這件事簡單。

李倧思來想去,選擇了樸明源作為大使出訪明朝。

這令朝鮮大臣們震驚。

樸明源同樣是兩班勳臣之後,不同的是,他的父親乃是廣海君的重臣。

廣海君被趕下臺後,他的親信重臣都受到了清算。

不過兩班勳臣雖然黨派林立,卻到底是世襲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樸明源的家族,同樣也有王室的血脈,是公主之脈,不過極其的久遠。

可以說是固化到了極致。

因此樸明源的父親雖然受到了打壓,也因為關係逃過了一劫。

朝鮮國主突然用樸明源。

這代表了一個訊號。

想要拉攏受到打壓的這一派,以對抗朝廷裡的兩班權貴。

兩班貴族雖然反對,可是朝鮮國主李倧佔據了大義,且這一派的勳臣都重燃了希望。

至於原來的廢國主,對比自家的權勢的,當然是不值一提了。

因此。

樸明源作為正使,帶著朝鮮的出使團隊,跨過鴨綠江,從鎮江沿著東岸。

一路到金州,然後在金州旅順坐船到上國的山東,然後直奔京城。

朝鮮也在禁海。

原來朝貢的使者團,是通遼左,走遼西,過山海關,然後到京城。

這一次的出使團隊陣容十分強大。

正使,副使,書狀官三使之外,使團成員還有寫字官、醫員、軍官等。

另外有僕從、馬伕、馬頭、軍牢、轎伕、廚子、引路等等。

合計近三百人。

因為使者的隊伍裡,還運載了大量的貢品和禮物。

貢品運送至京城換來絲綢等奢侈品,禮物則送去金州。

前者的貢品,以大周對朝鮮的賞賜,朝鮮獲得的利益遠超過大週數倍。

這也是各國不反對向大周朝貢的原因之一。

只要不是傻子,都願意朝貢。

朝鮮國勢穩定的時候,前明乃至大周,都多次下令讓朝鮮減少派使者朝貢的次數。

朝鮮沒怎麼聽。

這一回的使團中,其中有一名不引人矚目的人。

他是樸明源的弟弟樸周源。

鞍掛雙囊,左硯右鏡,筆二墨一,小空冊四卷,程裡錄一軸,這是他的全部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