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地區,都將落入遼西之手。

忠順王要考慮軍事,更要考慮政治。

“賈鑑此人剛才向我請辭,我沒有答應,許下重諾想要拉攏他,可他同樣拒絕了。

但是我沒有放他找,找了其他藉口留下他。”

聽到忠順王的話,程之信面色怔了怔。

以忠順王的威望和背景,換做是自己是賈鑑的話,也不會輕易的拒絕忠順王的拉攏。

賈鑑難道認為在金江鎮的好處,比在忠順王這裡都要強麼。

程之信雖然有才能,卻困守一地,不如賈鑑的視野開拓,其收到的資訊遠不是程之信能比的。

因此程之信認為投靠忠順王才是捷徑,才是正確的道路。

既然賈鑑這麼堅定,程之信反而認為此人不可留。

“如果……”

程之信遲疑,下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他不知道自己這麼說了後,忠順王會如何看他。

“儘管說,我信任你。”

忠順王笑道。

聽到忠順王的保證,程之信才鼓足勇氣。

“此人在蒙古部落中影響力太大,他既然鐵了心投靠金江鎮,說不得不能留他。”

此人這麼年輕,卻殺伐果斷。

忠順王覺得自己還是小覷了眼前的人。

“我會看著辦的。”

剛說完這條建議,程之信心中就有些後悔。

如果傳了出去,那麼自己無疑把金江鎮得罪死了,徹底斷絕了自己的後路。

不過又想到自己有什麼資格兩頭下注呢。

如此寬慰自己一番,程之信離開了忠順王處。

此地留不得。

賈鑑雖然不知道程之信的話,卻看到了忠順王急於蒙古部落的支援的處境。

而對於蒙古部落的態度,自己又是關鍵人物。

以己度人,他覺得自己可能有危險。

“安達,你可要救我。”

賈鑑找到了王達子處。

粆花此人心思太過厲害,不好輕易的交心,唯獨臺吉王達子,才是真正的直爽的性子。

多年前巴林部的皇臺吉侵犯邊地,在唐清安來遼東前,當時在任的遼東經略。

不反擊巴林部,卻突襲王達子的部落。

王達子部向來遵守大周朝廷的規定,和大周的交往,都是遵照大周的章程辦事。

可以說在眾多的蒙古部落中,是對大周態度最好的部落之一。

沒人是傻子。

當時的遼東經略殺良冒功,這個良就是王達子的部落,因此有人彈劾。

朝廷斥責了當時的遼東經略,併火速下文,命令遼東經略撤軍,並向拱兔部封以厚賞作為補償。

不知道當時的遼東經略哪根筋搭錯了,還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將兵甲一律焚燬。

甚至對關於軍事的方桉概不過問,以此向朝廷表明他的委屈。

這才是徹底惹火了當時年輕的王達子。

欺負老實人不是。

覺得拱兔部好欺負是嗎。

加上一旁敖漢部的臺吉歹青拱火,一句有仇不報誰看得起你,因此有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哈流兔之仇。

這些如今人到中年的熟人,像歹青年輕時也是陰壞陰壞的,一枚老硬幣。

當時處於敵對雙方的遼東經略和歹青,兩人竟然不謀而合的出手,把一個心向大周的蒙古部落,逼到了敵視大周的境地。

歹青的行為能理解,當時遼東經略的行為實在無法理解。

這個遼東經略,十年後又帶領軍隊前去薩爾滸作戰,同樣個性十足,一意孤行,完全不聽軍中總兵的建議。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