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把蠻族稱呼為韃靼,而不是稱為蠻族,並不認為蠻族有資格自稱為一個民族。

朝鮮上下都在誇讚唐將軍,說此人戰無不勝,實乃天下第一名將。

雖然對於朝鮮人的話不可置否,到底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日本的使者,一路來內心忐忑。

“那麼我聽說過的德川家康閣下,已經不在了嗎?”

唐清安知道的更多,不是仍然裝作不懂,隨意的問道。

“是的,但是德川家光將軍的父親,德川秀忠大御所,仍然和德川家光將軍,共同治理日本。”

日本使者見上朝將軍對自己的國家很感興趣,連忙主動的解釋。

因為以前的豐臣秀吉發動的對朝鮮戰爭,導致朝鮮,天朝,還有其他國家對日本警惕心十足。

第一代幕府將軍的政治因素,現在的幕府對外一直以和平為主,想要挽回原來的形象。

所以日本使者雖然受夠了朝鮮人的狂妄,卻也不敢強硬的回應。

現在上朝將軍的態度,在日本使者看來,已經是最好的了。

如果對方和朝鮮一般,強硬的語氣對他,他也只能忍受。

唐清安又問了許多的事,對日本越發的肯定,雖然很多事情,此人都含湖不清,甚至說謊。

例如此人說日本在幕府將軍的治理下,欣欣向榮,天皇到武士都齊心協力。

還有幕府將軍家族,也是和睦不已。

這就是騙人的鬼話了。

不論是一國一城令,還是武家諸法度等等,幕府都以削弱各地大名,加強自身統治為出發點。

如此毫無遮掩的舉動,無非是各地大名無力抗衡幕府,但是私下的反抗舉動仍然是不斷的。

至於天皇,更是對幕府不滿,兩年後甚至被迫退位,日本本國曆史記載的是日本朝廷對幕府言聽計從。

實際上天皇,公卿等,私下非常憤恨幕府將軍。

至於幕府將軍的家族,也是有紛爭的。

例如將軍位置的爭奪,現在雖然是德川家光擔任將軍,可他卻是因為祖父德川家康的原因而登上將軍之位的。

對於將軍的傳位,他的父親德川秀忠,更中意的是他的弟弟德川忠長。

多年前,退居幕後的德川家康,指定德川家光為第三代繼承人,死之前決定了輔助第三代將軍的家臣名單,以及侍童人選。

德川秀忠才放棄了讓德川忠長成為自己的繼承人。

現在德川秀忠還在世,權利被他把持,因此德川家光,捏著鼻子忍受自己的弟弟,德川忠長還能做到五十五萬石的大名。

五年後德川秀忠去世,只第二年,德川家光就急切的賜死德川忠長,這一年德川忠長才二十八歲。

德川忠長生前,一直嫉恨德川家光,不過尋找不到機會而已。

對於這些日本未來的資訊,唐清安看的很清楚。

想要見日本的使者,目的也是為了幫助柳湘蓮鋪路。

“德川幕府的和平意願,我是非常滿意的,我國乃朝鮮,日本的宗主國,三方理當和平共處,不能妄動兵戈。”

聽到上朝將軍說上國是日本的宗主國,日本使者本想要反駁,不過想到幕府的確遞交過此文書。

且難得有一個對他態度極好的首領,這些年他已經受夠了被各國嘲諷冷落,因此忍住了反駁。

唐清安又講了幾句,才放了日本使者離去。

和日本使者一起來金州的,還有王豐肅,以及其他的教士。

他們想要觀戰。

不只是他們,西班牙人,荷蘭人,葡萄牙人,甚至英國人都想要親眼看這一場舉世規模的戰爭。

東西方隔絕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