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敦,呼塔布,穆隆額,阿骨,隆倉,長庫,場安,郎阿,阿骨。”

皇臺吉是聰慧之人。

他看到了破局的點,但是需要有力的棋子。

蠻族強盛輝煌,征戰各部,統一蠻族建立國家,靠的就這軍中的將領。

不是自己這些貝勒,皇臺吉十分的清楚。

每一名跟隨父汗,如今成為蠻族頂天柱的大將,皇臺吉都念到了名字。

眾將面色沉穩。

“我們必須打敗前面的金江軍,不然我們有退回奴兒干司的危險,蠻國將不在存復。”

皇臺吉起身,誠懇的看向這些人。

“蠻國不會消失,永遠都會存在。”

阿克敦堅韌的說道。

他身旁的征伐一生的將領們,同樣的神色堅定。

“那就狠狠打,一口氣打敗金江鎮。”

眾將領命,離開皇太極處,各回各軍。

不日。

蠻族各軍發動了勐烈的進攻。

隨著皇臺吉中軍的前移,戰場周邊的兩翼,乃至前軍,都在步步前進。

金江軍竟然被連連打退。

前番收復的地盤,大多都吐了出去。

蠻族各軍征伐數十年,互相之間的配合,以及超然的默契,絕對不是旁人能比的。

唐清安出海八年,金江軍的前身,金州軍也才立軍七年,擴充的金江軍的多數士兵,從軍也才五年,四年。

蠻族的老將領一動,其他的老將領就能明白其心意和作戰思路,立馬做出快速的配合。

阿克敦認為金江軍的右翼,相對於來說容易擊敗。

金江軍左翼軍力太多,又有大週五萬兵,就算戰勝也很能擴大戰果,反而擊敗金江軍右翼。

不但可以突破防線,繞到金江軍主力後方,以逼迫金江軍撤退,為中軍贏得大勝的機會。

彭大海卻不是如此認為。

自己負責的右翼,處於山區之中,不懼大軍的突進,穩打穩紮前進的十分緩慢。

一路進攻到了析木城,已經攻打了五日,傷亡不少。

是繞過此城,還是繼續攻打此地。

他正思考著。

阿克敦全力進攻葦溝河西的金江軍營寨。

守將陳銳帶領金江軍士兵,多次打退阿克敦,並把軍情告知中軍,請軍司立刻做出安排,調動周邊的友軍包圍此部蠻軍。

竟然敢脫離大部來攻打他,對方的蠻將如何小覷自己,自己要把這一部蠻軍徹底吃掉。

阿克敦控制著進攻的火候。

對自己的安危彷佛看不見一般,渾然不理會越來越多的金江軍的部隊,包圍了他,並即將發動總攻。

......

“阿克敦,好自為之吧。”

呼塔布和阿骨等人,明白阿克敦的心思,幫助他們吸引火力,幾人因此帶領蠻軍從三角山翻越。

三角山山後又一小堡,名字也叫小堡子的兵堡,原來是在蠻族的手中,這回大戰之初,被金江軍奪去。

此堡的剁牆已經坍塌了一塊,守軍謹慎,讓後方民夫運來了工具,簡易的修葺了一番,防止敵人輕易的從此進堡。

守衛此堡的是金江軍張九年,大軍整編後提拔為哨官,帶領九十人駐守此堡。

此堡的作用不是抵抗,而是為大軍示警。

蠻族對此堡很熟悉。

十幾名精銳的蠻族老兵,分成了三處,悄悄摸到兵堡下方。

一張用油浸泡過的牛皮,被拉成很薄,然後曬乾後,繼續刷一層油,再曬乾。

最後製作成一張彈力極強的大牛皮面。

四個人各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