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裡的關隘,營口前方的耀州驛等。

佔據周邊地形,搶先佔領地勢。

隨著營口各關口被收復,營口城有平山為依靠,將成為蓋州的前線,又能威脅海州。

海州失去營口這個險要地勢,一路都是平原,易攻難守。

而金江鎮將有兩條天然形成的天塹防線。

一條就是以營口為核心,周邊平山,梁房口關,耀州驛形成的防線。

一條則是以清河,長白山脈為核心,蓋州為重城,山區中的石門關,大片嶺等關,延伸至岫巖城。

後者比前者更加要穩固的防線。

唐清安在營口召集各營,佈置軍力用以防備皇臺吉。

後方裡。

奉命追擊蠻軍潰兵的金江鎮各營,讓方圓百里都留下了無數潰兵的屍體。

原金州參將耿炳遠,當得知主將劉愛塔叛亂時,雖然不可置信,卻第一時間領著自己的親信們跑了。

先是往清河,見到形勢不妙,立馬往石門關而逃。

從榆林到清河,再從清河入長白山脈,耿炳遠所部人疲力盡,從進山前身邊的三百餘人,到如今的三十餘人。

耿炳遠靠著大樹歇息,眼睛裡欲哭無淚。

原來所部三千餘人,都隨著這場大敗煙消雲散。

這場仗敗的莫名巧妙,特別是那劉興祚,蠻人都叫他劉愛塔,可見對其所愛護。

他可是一開始的四大衛之主啊。

大周能給他什麼好處?能超過這等權勢,讓他暗中歸附?

想不明白的耿炳遠,即憤怒,又擔憂追兵,起身催促士兵出發。

士兵們皆不願起身。

見此情形,耿炳遠不敢過分威逼。

今時不同往日。

長白山脈中,地勢難行之處,藏有不少遁入山中的人家,常年與世隔絕。

這些百姓。

或是畏懼大周苛政,或是逃離蠻族。

蠻兵為了逃命,紛紛丟棄盔甲武器,雖然跑的比同伴快,逃得了一命。

可是身無一物,從早到晚體力透支,飢寒交迫。

便有不少的潰兵逃入這些山戶之家中,都是喪家之犬。

這些山戶之民,在山中要與野獸搏鬥,具有警惕心的同時,又有強悍,並沒有收容這些潰兵。

更有原來從蠻族逃離的山戶人家,圍殺了這些蠻族潰兵。

第二日。

當耿炳遠抵達石門關時,上面已經飄揚著金江軍的旗幟,此時他身邊只有三四人。

哪裡敢停留,轉身又往深山裡遁去。

方圓百里內。

到處都是潰兵,也到處都是金江軍的追兵。

蠻族潰兵們有的人匍匐在田地裡,也有的趴在屍體邊,遇到百姓則祈求食物,遇到金江軍則一動不動。

不可計數的潰兵被殺死,被俘虜。

也有不少的潰兵,絕境中掙扎,又冷又餓又膽寒又力盡,一路都出現死者。

不光是耿炳遠遇困,孫德功等漢將同樣如此。

大多狼狽不堪,不少被金江軍追上,淪為了俘虜。

蒙古騎兵跑的最快,斷後的鑲藍旗七八千兵,被紅夷大炮哄潰,當阿敏被炮彈轟碎,則再也無法堅持。

漢軍雖然馬匹不多,可是由鑲藍旗大營吸引了更多的金江軍,逃往的卻比蠻兵還多。

總之,因為金江軍佔領了清河,又佔據了長白山脈各關隘,這些潰兵逃無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