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幾名金州來的丫頭,兩人做了小廝抬的轎子到了廊外,早已準備了車馬。

王夫人和賈探春共乘一輛,其餘的婆子丫鬟共乘兩輛。

又有金江鎮唐清安,以送來賈府府上效命的幾名退營的漢子,連同賈府的下人。

一行人拱衛著幾輛馬車,往北靜王府走去。

王夫人和賈探春離開後,眾人在賈母處又伺候了一番,見賈母疲憊,才各自散去。

薛姨媽跟著薛寶釵去了園子裡的蘅蕪苑。

一路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

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

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薛姨媽,薛寶釵,還有幾名丫鬟,順著遊廊步入。

然後就是上面五間的清廈連著捲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顯得清雅不同。

“這三姑娘本來命薄,卻不想極有福氣,倒是她一輩子的好處。”

沒有外人。

薛姨媽終於忍不住嘆道。

“媽媽說湖塗話了,三妹妹如何命薄?”

薛寶釵笑道。

賈探春比薛寶釵小一個月,因此薛寶釵稱呼探春為妹妹。

“你不懂,我說她命薄,是因為她品性是極為出眾的,比起你來也不弱,可惜就是沒有生在你姨娘肚子裡。”

“媽媽這話讓旁人聽得要笑話咱們了,哪有自己誇自己女兒的。”

聽到女兒的話,薛姨媽卻沒有解釋。

對於自己的女兒,薛姨媽極為驕傲。

她原來也是王家的小姐,又嫁夫隨夫,從京城到金陵,見過南北的世面。

自己女兒品性,容貌,除了林丫頭的容貌能比,但是林丫頭在主婦上的品性卻差了一籌。

不過林丫頭另有一股神韻,說起來是個男兒也放不下,不過她們這等人家,到底更看重品性些。

遍觀自己半生所見,唯有那秦氏能比。

不過秦氏多大,自己女兒才多大?

“你哪裡知道這其中的差別,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是比不得男人的。將來攀親時,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

殊不知別說庶出,便是我們的丫頭,例如香菱,鶯兒這等,比人家的小姐還強呢。

如果不是有你唐兄弟起於微弱,靠著賈府成了勢,才讓這三姑娘有了好姻親。

不然以後的日子,誰能說得準。”

知女莫若母。

薛姨媽看到一言不發的薛寶釵,傷感的嘆了一聲。

薛寶釵聽到母親的嘆息。

低著頭不說話。

“母親別說順了嘴,什麼我的唐兄弟,我以前不懂事,叫他安哥哥,現在年齡大了,不能亂叫,母親也不要亂說。”

薛姨媽滿心的憂愁。

正如有人家不喜庶,同樣她們商賈之女不也是如此。

兒女的父親去世的早。

不然她為何要來攀附賈府。

不就是為了抬高身家嗎,不讓人只以商賈之家輕視。

可惜她是真沒想到那唐清安,能做出這般的事業。

年齡輕輕就成了平遼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