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股勁頭,上下一心,百姓們看在眼裡,自然就相信我們了,哪怕還有不信的,也會願意支援我們。

唯一的不足,就是官員們又要苦起來,還能不能吃苦?願不願意吃苦?”

唐清安看向眾人。

將軍這股渾身的信心,眾人內心驚歎無比。

哪怕見慣了的謝友成,馮勝之,顧應時三人,仍然還是激動萬分。

謝友成聽劉承敏談起過。

將軍年少時就是如此。

常常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同時毫不質疑自己的認知,只認為絕對能辦到。

遼東大局將傾。

人人不敢去遼東。

而大哥卻反其道而行,認為遼東必定能成就大事,定能挽天傾。

謝友成只能感嘆。

當大變之局,定有非凡之人。

“半年來,朝鮮供應了三十萬石糧草,我跟朝鮮國主寫了信,告知這不是歲額,而是對大軍的犒賞。

他當時不也是這麼說的麼。

那麼今年三十萬石的歲額,加上明年的三十萬石,就是六十萬石,其中一半要在開春之前提供。

你們不用憂心朝鮮會不會給,這件事我來敲定,不拖各位後腿。

國內半年來供應了七十萬石各類物資,其中糧草五十萬石。

半年的戰事。

還剩餘五十餘萬石。

這五十餘萬石,加上朝鮮開春之際的三十萬石,就是九十萬石,還是按照舊制,每日兩稀,忙月一干一稀。

足以供給七十餘萬民堅持到明年九月。

還有六十萬民的缺口,我會想辦法讓朝廷提供物資,加上江南販賣來的糧食,還有漁場的提供。

糧食方面不耽誤大家,大家則向我保證完成任務。”

既然將軍把最困難之事擔了起來,眾官員沒有理由繼續反對,皆認同了來年的民政之事。

定下了大方針,接下來就是具體事務。

馮勝之,顧應時出面,開始組織官員們協商接下來如何做。

唐清安離開後。

接見了新任遼東經略的使者,命其到錦州敘職。

使者很恭敬。

“遼東經略管得到我?我是平遼侯,金江鎮節度使,他有什麼資格讓我去見他。”

唐清安笑道。

“平遼侯何意?”

使者大驚。

唐清安不敢去。

他怕新任遼東經略,那尚方寶劍斬了他。

不過話是不能這麼說。

“遼東經略來錦州,我聽其號令,絕對不敷衍了事。”

使者聽到後,面露喜色。

唐清安冷笑一聲。

“但是你這人,趾高氣昂,目中無人,竟然向我貪取賄賂,可笑至極。

來人啊。”

唐清安一聲大喝。

門外親兵氣勢洶洶的湧了進來。

“把他跟我打出去。”

不等使者分辨,親衛們如狼似虎,拳腳相交,把此人打的渾身是血,奄奄一息。

讓錦州送他來的船,把他又帶了回去。

“敢向我索要賄賂的人,此人乃第一人。”

唐清安當眾憤怒至極。

謝友成看在眼裡,搖了搖頭。

此事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