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不歡喜。

這幾年的辛苦,大家都沒有白熬。

“投靠來的遼民,很多人不願意把糧食截出來,非常的不明白事理,還是將軍太過仁厚。”

這些官員聚在一起,談的當然也就是公事上的煩心。

“是啊。”

聽到有人抱怨,有人滿臉的附和。

“糧食雖然借了,可是對於這些人是有好處的呀,不管是給利錢,或者抵扣為官府屯田的年限,乃至分田。

明明是極為划算的買賣,就是有些百姓太過短視,浪費了將軍的一片好心。”

唐清安升任金江鎮節度使,可是上下都仍然習慣稱呼為將軍,以示親近之意。

戴國偉把眾人的話聽在耳裡,卻不發一言。

以前他不是如此,如今越是身居高位,他越是不願意對外表態,展露自己的想法了。

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一名成熟的政客。

不光他如此,他的餘光看到了陳恆,陳恆躺在椅子上,正閉目養神。

戴國偉嘴角一曬,學起了陳恆。

眼睛一閉,果然沒有人來騷擾他了。

“鄭國良道臺在不在?”

突然。

從外面跑來一名吏員,進了屋子就對著人群喊道。

他雖然只是吏員,在節度府見慣了官,反而官員會對他露出笑臉,因此極為嫻熟。

“沒看到。”

那吏員掃了眼,看到了戴國偉和陳恆。

“將軍召見道官,請速速前去。”

聽到這句話,戴國偉和陳恆同時睜開了眼睛,取下自己的大衣,整理了一番儀容。

在屋子裡滿是羨慕的視線中,兩人同時出門而去。

“嘖嘖,明年咱們頭上就有十幾位知府知州了。”

等兩人離去,有人忍不住感嘆道。

“慎言。”

有人覺得眾人越來越沒了分寸,開始提醒道。

戴國偉,陳恆被人領到正廳。

正廳裡。

朱文,顧道初,李成賢,王宣,方士珍,鄭國良,王昊……已經有了十餘人。

“剛才還有人到處找你,原來你早已來了。”

戴國偉看到鄭國良,對他笑道。

鄭國良也一臉笑意。

“我在別處的院子碰到熟人,正好聽到讓道官來,我就先來了。”

不同於剛才的屋子。

幾人隨口幾句,就各自陷入了安靜。

有名吏員在門口掃了眼,見人數已齊,才留下一句話匆匆離去。

“各位道臺別走動,我去請將軍。”

吏員說完。

在座的官員們紛紛打起精神。

沒一會。

唐清安從大廳側門走了進來,身後跟著馮勝之,顧應時,謝友成三位大老。

眾官員紛紛起身相迎。

“都坐。”

唐清安坐定後,擺了擺手示意眾人。

等眾人紛紛重新坐下。

“正事先不提,我先說見旁的事情。“

唐清安右手靠在黃花梨背椅的扶手上,身體向右前傾,嘴角帶笑,左手搭在桉几上,拇指與食指互捻。

神態有些閒散。

雖然如此,在座的官員都神色謹慎。

“我聽聞有些官員,抱怨有糧之人小氣,短視,認為官府對百姓太過仁厚。

本是對百姓有利的事,到了結果的時候,這些頑固的百姓,自然會對官府感恩戴德。”

戴國偉眼觀鼻,鼻觀心。

想到剛才公房裡肆無忌憚說話的官員,內心對這些人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