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到御庭。

上朝天軍出現在碼頭上,已經傳到了此處,新國王尚豐,猶如木偶一般沒有表情。

臺下。

現任三司官,相當於是宰相的翁盛繼,和日本的代官們協商,如何應對突然出現的大周軍隊。

翁盛繼是翁寄松第第三子。

日本靠近琉球,又比琉球勢大,翁寄松從小親近日本。

行文風格與日本御家流之祖尊圓法親王十分相似,因此也被稱作“尊圓城間”。

在薩摩藩入侵琉球國時,家族得以保留。

翁寄松老死後,長子病亡,次子重病,因此三子翁盛繼繼承家都之位。

“不要慌張,應該先探知對方的來意,再做出反應。”

翁盛繼不贊成日本代官所言,趁著對方沒有防備,突襲大周軍隊。

日本的代官押川公近,是薩摩藩小姓,當初跟隨薩摩藩家臣樺山久高入侵琉球國。

押川公近認為大周軍隊突然出現,必定會影響薩摩藩在琉球國的統治,因此想要提前消除對方。

而翁盛繼雖然投靠日本,卻也不願得罪大周。

因此極力提出,先探知對方的來意,不論如何,可以先麻痺對方,贏得時間。

雖然主戰,押川公近並沒有信心,見此,也就同意了翁盛繼的說法。

而臺上的國王尚豐,則無人理會。

如果不是因為琉球國各地抵抗強烈,薩摩藩無法平息,哪裡還會留著此人。

不過是當做一個擺設,讓琉球國各地不要起亂而已。

有日本的代官,武士,以及投靠日本的琉球本土人士,翁盛繼不認為大周軍隊能探清楚國內形勢。

正如據他所知,大周向來不主動探索外界。

因此導致多年前,甚至把幕府將軍誤認為是日本的國王,鬧出了大笑話。

當地的大屋子左文,也是投靠日本的琉球人,甚至為入侵的薩摩藩軍隊帶路。

左文擔負了重任,去接觸大周軍隊。

在碼頭上,主動送來了食物。

根據軍司的安排,此次路過琉球國,是不能生事端的,以免影響艦隊去福建移民之事。

雖然不懼薩摩藩的戰船,但是卻怕返航時,受到其騷擾。

介時。

一艘船多則上千,少則也是上百移民,被摧毀一艘都是得不償失的,無法接受。

所以這回的目的,就是為了昭示金江軍的存在。

鼓勵琉球國人心,不要讓琉球國本土勢力失去信心,並促其行動起來。

即讓金江軍艦隊,瞭解琉球國內部形勢,也為日後金江艦隊登陸琉球國,打下良好的根基。

金江鎮雖然是第一回接觸琉球,卻做足了準備,濟州島就是對外界的視窗。

周苟兒面對這個主動接觸自己,又去而復返的琉球官員。

因為剛才有人指出他是奸細,雖然面色不變,心中卻留神,沒有太過信任對方。

“只是補給嗎?”

左文聞言,神情失望。

他極力要求對方,去拜見琉球國王,誰知對方卻否決了,只要求在碼頭獲得補給。

周苟兒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好意,但是根據軍司的分析。

現在琉球勢力混亂,最重要的是分清楚,誰是心向大周的,誰是保持中立的,誰是已經投靠薩摩藩的。

只有搞清楚了這些,才能藉著親近大周的勢力,輕易的驅趕薩摩藩。

不然事倍功半,造成不利的局面。

而且有移民的重任,更不可魯莽行事。

周苟兒本來不以為意,但是才接觸琉球國,就來了個真假兩人,因此不敢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