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王手裡有一支蠻族的降軍。

正是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託,碩託,帶領他們的手下,前番在海州城投降,合計兩千餘人。

兩千蠻族精兵,成為了忠順王手中一支強力的部隊。

以他的身份,不會顧慮百姓心中的仇恨,想的更多的是他們中的得失。

思來想去。

如果蠻族真的歸順朝廷,那麼獲得蠻族之軍,朝廷在遼東的實力,將超過金江軍。

至少不再畏懼金江軍。

金江鎮設立州府,以及在海州城外丈量田畝,分派百姓,深深的刺痛了忠順王。

但是礙於手中力量不足,忠順王只能選擇無視。

有了這個契機,忠順王派人去告知京城,快馬加鞭,蠻族派了使者要歸順朝廷。

在忠順王的佈置下,這個訊息還是秘密。

原來遼西的將領,很多人選擇和金江軍結盟,但是隨著蠻族的勢弱,以及忠順王的到來。

很快就被忠順王收服了人心,加上忠順王的手段,因此遼西方面並沒有傳出訊息。

皇帝收到忠順王的密報,立刻招來劉一儒,為了避免訊息外露,連史鼎都沒有相召。

史鼎和平遼侯有些關係。

“蠻族要歸順?”

劉一儒先是心中不願。

朝廷在遼東流了多少血,好不容易到了今天,如何輕易的放過蠻族呢。

但是等他看完忠順王親筆信,心中的天平逐漸滑向了另一端。

他雖然打壓勳貴,但是對於忠順王的想法,還是認可的。

因為平遼侯也是勳貴。

金江軍的強悍,天下聞名。

而金江軍有船。

不可明言的氣氛下,山東天津,登來,開始修建軍營,防備的是誰,不言而喻。

哪怕遼東蠻族勢弱,朝廷支出的軍資並沒有消減多少。

反而因為海疆之廣,需要防備的地方多,因此顯得處處見拙,還不如當初蠻族勢大,只需固守山海關。

蠻族全佔遼東時,天津登來都戒嚴,但是形勢大於實際,都知道不大可能。

金江軍卻有可能。

如果沒有防備,真要是平遼侯造反,帶領大軍突然襲擊,可以長驅直入京師。

這種機率,誰也不敢去賭。

“只是。”

劉一儒遲疑。

蠻族肆虐遼東,為害一方,國內百姓雖然沒有深受其害,卻深受其苦。

京師的百姓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

真要是沒有準備,冒然的讓蠻族使者進京,此訊息傳了出去,任誰都要被百姓的唾沫淹死。

皇帝聽聞劉一儒的擔憂,同樣起了顧忌,珍惜自己的名聲。

劉一儒思來想去,最後認為當派人去遼西,在遼西先和蠻族使者接觸一番。

“此事就交給劉公去辦。”

皇帝接道。

劉一儒只能領命而去。

這件事吃力不討好,劉一儒不願意讓自己門生去辦,最後交給了庶吉士陸仲恆。

陸仲恆是離去閣老璠皓的門生,地位是最好的,如今做了冷板凳,得知這個差事,立馬就知道容易背鍋。

但是又不敢拒絕,思來想去,悄悄找到了史鼎。

史鼎大驚。

此事他一點風聲都不知道,皇帝竟然瞞著他,心中警鈴大作,知道劉一儒對皇帝的影響越來越深。

此事對金江鎮不利。

但是軍國大事,必當以國家為重,史鼎沉吟一番,最終還是告知了賈政。

賈府既然知道,當然金江鎮就知道了。

賈璉正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