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了他的計劃。

他的幕僚同樣如此認為。

首先此事到如此的境地,獲利最大的就是金江鎮。

其次,如此迅勐的把訊息傳開,實力非同一般,而平遼侯在國內的關係深厚,又能辦成此事。

“平遼侯心懷叵測啊。”

圖門算是親眼見識了平遼侯,在國內的關係網,令人咋舌。

聽到忠順王的不滿,圖門點了點頭。

“此人必定是大周之禍。”

忠順王皺眉。

去年。

平遼侯無法保證打敗蠻族,所以拉攏蒙古,請調國內援軍,促成了多方的聯軍,才擊敗了蠻族。

這倒是提醒了忠順王。

遼西軍力不如金江軍,但是遼西有一處便利,更靠近草原,同時又能掌握互市之利。

既然無法和蠻族結盟,但是遼西軍可以和蒙古部落結盟。

他和皇臺吉想到了一起。

準備了月餘的計劃,功虧一簣,皇臺吉立刻派了使者,出使科爾沁各部,乃至東部蒙古各部。

先不提皇臺吉。

在遼西走廊的長城外,有眾多的草原小部落。

草原上,無法聚集太多的人口,必須散落成沙,哪怕是一個數百人的小部落,也需要廣大的草原。

牛羊馬都要吃草,牲畜的嘴中,把草原上的草連根嚼起,露出黃色的土地。

隨著草原部落的繁衍,乃至多次聚集大軍,驅趕的不可計數的羊群,已經啃食光了多片草原。

因為啃食過甚,破壞了迴圈。

越來越多的荒漠開始形成,更加減少了遊牧民族的生活地。

蒙古的部落,生活越發的困頓,各種生活資料,都需要從大周獲取,因此。

遼西外的部落,和大周的關係一直不錯,其中的代表就是拱兔部。

對大周強硬的部落,基本上是元朝統治者,退出國內縮回草原的後代。

例如林丹汗,粆花等,都是黃金家族血脈。

他們有野心,想要入主中原,而其餘的草原部落,沒有這等野心,更多的是想要生存。

草原和農耕不同,統治力薄弱,各部落的自主權都極大。

忠順王派了使者。

廣寧前屯衛邊境外的賴蟒等部落頭人,寧遠衛城外的獐兔、拱兔等部落頭人等等。

沿著遼西長城外走了一圈,以大嶺山堡,大福堡,大勝堡,大定堡等邊堡,開放互市。

因為當初蠻族勢大,導致大周和這些部落逐漸失去了聯絡,現在響應忠順王的號召。

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重新接受大周的冊封,領取大周的封賞,其部落在各地附近的兵堡,按時舉行互市。

草原部落提供牲畜的毛皮,牛,羊,馬等牲口,大周的商人,則提供鹽,布等生活必需品。

雙方進行了結盟,共同約定出兵互保。

這些部落雖小,但是合起來卻不可小覷,其中的青壯,能募集出上萬的蒙古騎兵。

同時開始試探聯絡喀爾喀五大本部,如果能達到忠順王的目的,那麼只蒙古勇士,就能提供數萬騎兵。

蒙古人人皆善騎射,連婦孺幼兒都能跑馬拉弓,當然不止數萬之數,不過已經能令忠順王滿意。

為了報復金江鎮,也是試探,忠順王招來史鼐。

史鼐從海州回寧遠的路上,已經知道必然沒有什麼好事,他更樂於保持現狀。

可惜忠順王卻不願意,一定要壓服金江鎮。

史鼐看來,何必呢。

金江軍的實力,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朝廷在遼東的軍力不如金江鎮,也影響不了金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