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裡。

幾名人悄悄的離開京城,趕到山東登來,坐船前往金州。

京城中。

賈府還是那般的耀眼。

“三姑娘年齡大了,怎麼沒聽到動靜?”

幾名管事媳婦談著府裡的事。

“誰知道,耽擱了這些年,倒是把府里弄得雞飛狗跳,都盼著她走呢。”

“這話可不興亂說。”

一名管事媳婦嚇了一跳。

說話的那名管事媳婦越發來了勁,數落著三姑娘的不好。

“還是二奶奶做人周到。”

提到王熙鳳,眾人一致認可。

人人都誇王熙鳳,誇二奶奶把府裡打理的井井有條。

上到老太太,太太,下到各管世婆子,王熙鳳都盡心的維持自己的形象。

她一向給人情面,唯獨一件事上最較真。

那就是影響她面子的事情。

府裡的事瞞不過她,但是她也不願阻攔,反正誰種的因,就是誰得的果。

王熙鳳正和周瑞家的說著事情,外面有人來回。

“夏太府打發了一個小內家來說話。”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冷子興的岳母,不是在王夫人身前,就是在王熙鳳這裡。

聽到外面的話,和奶奶一樣皺起了眉頭。

“二爺又不在家,那府裡盡是來傳話,又能什麼話呢,一年也夠他們搬了。”

鳳姐嘆了口氣。

維持一大家子,裡裡外外的事情,哪裡是那麼容易的,誰都不能輕易得罪。

猶如三姑娘。

她倒是隻想把事情往好了辦,卻只看到面子沒看到裡子,得罪了那麼多嬤嬤不自知。

“不管什麼事,人還是要見得。”

王熙鳳便命人帶進來小太監,讓他椅子上坐了吃茶,才詢問何事。

那小太監倒是客氣。

“夏爺爺因今兒偶見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了兩百兩銀子。打發我來問舅奶奶家裡。

有現成的銀子暫借一兩百兩,過一兩日就送過來。”

王熙鳳聽聞小太監的話,笑了起來。

“什麼是送過來,有的是銀子,只管先兌了去。改日等我們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樣。”

小太監還不罷休,繼續開口。

“夏爺爺還說了,上兩回還有一千二百兩銀子沒送來,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齊都送過來。”

剛還說一兩日就還,這一下子變成年底還了,鳳姐心裡冷笑,但是面色如常。

“你夏爺爺好小氣,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說一句話,不怕他多心,

若都這樣記清了還我們,不知還了多少了。只怕沒有,若有,只管拿

去。”

心裡的想法,和嘴上的話,完全相反。

更厲害的是,從王熙鳳面上,看不出絲毫的反感之色,真如她所言一般。

當著小太監的面,讓人吩咐旺兒媳婦來。

王熙鳳見到旺兒媳婦進來後,當即說道:“出去不管那裡先支二百兩來。”

這些管事媳婦,都是王熙鳳使用慣了的。

旺兒媳婦雖然不知所以,但是立刻會意,笑著回覆:“我才因別處支不動,才來和奶奶支的。”

鳳姐眼中滿是得意。

“你們只會裡頭來要錢,叫你們外頭弄去就不能了。”說著叫平兒,“把我那兩個金項圈拿出去,暫且押四百兩銀子。”

平兒答應了,去半日,果然拿了一個錦盒子來,裡面兩個錦袱包著。

開啟時,一個金累絲攢珠的,那珍珠都有蓮子大小,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