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在傳揚這奇男子。

京城上下皆頌唐清安大名。

唐將軍出世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以千兵敗萬兵,奪金復二州,只真蠻首級就達數百。

當送捷報,並推車獻首的隊伍進京,京城百姓們圍的水洩不通,紛紛要看真蠻的腦袋是什麼樣子的。

是不是像人們傳說的,銅鈴大的眼睛,比老虎的頭都要大。

“唐將軍以千破萬,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

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唐將軍,天下清安,蠻可擄,遼可復,永芳,養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

金陵一個知府的奏章,不知道在京城怎麼就傳開了,百姓們紛紛叫好。

等唐清安坐船到錦州下岸,看傻了眼。

碼頭上不光人山人海,更有那身著官服的官員都在,為首者竟然是史鼐。

鞭鼓齊鳴

史鼐親自迎唐清安下船。

“史公,小子何德何能,如何安受這等厚愛?”

唐清安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有今日。

“哈哈哈,當得,當得。”

史鼐早就收到了賈敬的回信,告訴了他什麼才是籠絡人心,而且諷刺了他一番。

什麼權勢不願意讓人才借光,猶如鄉野地主老財,把金銀藏在地下不見天日。

史鼐倒是沒有生氣,反而覺得賈敬說的有理。

其實最主要令他改變的原因,實則此子真的太爭氣了。

現在連太上皇和皇上都雙雙下詔,要獎賞此子,要求兵部大力提拔此人,不得令有功之人寒心。

把目前的形勢略微的透露一番,唐清安聽完後,只感到受寵若驚。

自己這番的功勞,七分都建立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知之明他並不缺,知道自己實際幾斤幾兩。

這份盛譽,他有些怕自己擔不起。

他原來就想著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啊!

“清安,你如今建功立業,也該成家了,我替你說一個親事可好?對你可是大有幫助。”

唐清安想起賈珍,連忙解釋了一番。

“哈哈,就是賈珍所託,榮國府賈政的女兒,不辱沒你的人才,你可願意?”

史鼐眼睛滿是笑意。

看了史鼐的臉色,唐清安明白自己沒得選,同意了這門親事,賈府這一系的人脈,才會徹底幫助自己。

“但憑史公安排,小子大恩不言謝。”

“好好好。”

史鼐親自拉起唐清安,在百官的迎接中,百姓們的呼喊中,熱熱鬧鬧的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