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我來了 (第2/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網盤免費下載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要光復大明,內心的確是這麼想的。
他的祖先是勐哥帖木兒。
於前明到南京赴朝,由明成祖朱棣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賜印信,鈒花金帶,賜其妻幞卓、衣服、金銀、綺帛。
曾隨著永樂皇帝親征漠北,深受信任。
十年裡三次赴北京朝貢,被加封為都督僉事。後來勐哥帖木兒被人襲殺,長子亦亡,次子董山逃過一劫。
董山就是老奴的五世祖。
後來靠著大明的幫助,董山重新恢復了實力。
在老奴看來,前明對自家實乃有再造之恩,加上如今的形勢,正好以光復大明的口號,籠絡人心。
也免得漢奸之論,讓自家漢臣漢將內心憂慮,算是去了他們的心結。
至於遼西。
老奴並沒有放在眼裡。
雖然已是大汗,但是仍身穿袍褂,袖口前長後短,俗稱馬蹄袖,身束腰帶,足登靰鞡,一副標準蠻人的穿戴。
在大殿門上,同樣掛著弓箭懸於門上,象徵著家裡的孩子們,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射手。
老奴從小就是這麼長大的。
蠻族男女都善騎射,小兒就以榆柳為弓,稍為長大,就騎馬彎弓,馳射山林,部族裡女子也一樣如此。
和蒙古的遊牧為生不同,蠻族遊獵為生,騎射實乃看家本領,不嫻熟則不能養家。
在孩時,他就和眾同伴們入林海,挖人參,採松子,摘榛子、拾蘑孤、揀木耳,趕撫順馬市貿易,用賺來的錢維持,補貼家用。
一步步走到今天,滅掉不服,收納各部,統一蠻族,驅逐蒙古,消滅大周,建立蠻國。
大大小小參加的戰爭不計其數,無往不利。
如此人物。
在薩爾滸之前,才萬餘兵馬,都不懼大周十幾萬精兵,如今麾下甲士十萬,遼西也才新募十餘萬新兵,如何能被他放在眼裡?
“彼知天意佑我,又聞吾國愛養人民,爾等故相繼來歸耳,如今我意已決,拿下遼西,爾等不分內外,皆要上下一心。”
眾人遵旨。
老奴在殿內,抬起頭,視線落在了遼西。
老奴族弟鐸弼、貝和齊及額駙沙津和蘇巴海等統兵留守沉陽,自己親率諸貝勒大臣,帶領蠻族八旗,蒙古旗,漢兵向北鎮出發。
經鞍山,牛莊,二十日渡遼河,只逼西平堡。
聞得軍情。
遼東節度使李達祖,急命一萬人守鎮武,兩萬人守閭陽,分南北兩路與北鎮互為犄角。
增派三千人守西平堡,又在鎮寧駐兵。
他自帶重兵駐北鎮,企圖以四堡屏障北鎮,沿河阻擊蠻族大軍的進犯。
老奴帥旗在西平堡,對岸堡中人人警惕萬分。
在河岸巡視了一番,竟然一時尋不到戰機,遂笑道,“對方的守將不是無能之輩。”
堡壘中人人親見老奴巡河,立刻把軍情傳遞後方。
一連平靜了三日,老奴日日巡河,始終不攻。
正當守將納悶之時,大部蠻兵突然從堡後方殺來,原來蠻族主力竟然從繞道下游,趁著周兵大意渡河而擊。
老奴哈哈大笑,親率餘部渡河。
全軍把西平堡圍的水洩不通,而堡裡只有不到五千人。
老奴不攻,而是致書城內,告訴守將。
“我這番來實為光復前明,剿服周室叛逆,我大軍十萬,你才一個區區遊擊,能夠戰勝我嗎?
我在河對岸見你佈置嚴密,如果我強攻肯定損失慘重,可見你是個人才,我很憐惜你的性命。
如果你不服,我也隨你,用弓失刀槍來論英雄成敗,我到底不是嚇唬你,區區一個西平堡,比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