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遼河,望河興嘆。

派了騎兵去上下游尋找可渡之地,皆無功而返。

渡口皆被毀,渡船都被周兵所得。

一連兩日都無法渡河,一直到老奴大軍前來,看著遼河遠遠不斷的船隻往來。

“好一個唐將軍。”

眾人心在滴血,恨不得吐血三升,老奴倒是一連的輕鬆,彷彿船上運送的不是他的物資。

盤算了一番。

老奴抬起頭笑道。

“派人去告知那金州的唐將軍,我十分的欣賞他,這些物資就當做是送給他了。

有了這些個物資,他如虎添翼,養活十萬兵不成問題,封疆裂土,我願意和他結為兄弟之國。”

“大汗,咱們不如再繞路幾百裡,先派輕騎至海州,如何又這般便宜他。”

“不必小氣,這也是他的本事,我原本接到草原盟友的求援,到底不能無視,這回卻下了決心,出大漠和那小王子來一場雌雄。”

眾貝勒和甲喇額真們不願,紛紛勸大汗。

“大汗說得對,北鎮可以再打,蒙古盟友們的人心失去了,以後就不會再有了。”

皇臺吉突然打斷了眾人的紛爭,出聲支援大汗。

老奴彷彿隨意的看了眼皇臺吉。

眾多兒子裡,他其實最喜愛皇臺吉。

因為他不光會打仗,頭腦也更清醒,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天資過人。

他難道捨得海州的糧資嗎。

不捨。

心痛的要命。

可是這般看來,那金州的將軍準備的妥當,就算最後大軍奪回了海州,那將軍也可以憑船全身而退。

不管民夫,自家還有十五萬大軍,牲口十餘萬。

軍中口糧已不足十日。

至於宰殺牲口,不到最後一步老奴不會做下這個決定。

牲口和軍士,結合起來才是戰力的保證。

既然東路不通,就打西路。

出關去遼河套,獲得蒙古人的牛羊戰馬,至於土蠻小兒林丹汗,老奴真的看不起他。

此舉絕路逢生,不但能重整軍心,還能恢復軍中口糧。

不然十五萬大軍就算順利的奪下了海州,吃什麼喝什麼。

遼瀋的物資已經不足夠供養這麼多人。

皇臺吉鼎力支援,加上老奴的威望,留下大貝勒繞路遼河,聯合遼瀋之兵去奪回海州。

不過老奴估計,他要是那唐將軍,只會留下一個空城,就算帶不走的也會焚燒一空。

這也是促使老奴出關的重要因素。

他向來不賭。

海州城可以不要了,反正就在那裡跑不了,而現在如何獲得物資和軍心才是關鍵。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老奴從來不會選擇被人牽著鼻子走。

唐清安不知道老奴猜到了他的心思,不過老奴有一點猜錯了。

他並沒有焚燒海州的想法。

歷史上官渡之戰。

袁紹有十一萬兵,萬餘匹戰馬,其餘牲口數萬,加上民夫十餘萬,號稱七十萬。

戰線千里支援,所以烏巢為他的中轉站,積壓了兩百萬石的糧食草料。

袁紹有中原之富,老奴雖然全得遼左,連番戰爭卻沒有這麼多積累,土地還比不上袁紹之廣。

就算如此,整個復州有豆料糧食計百餘萬石。

曹操偷襲了烏巢,但是他帶不走,只能焚燒一空,那沖天的火光,相信誰見了都會心痛。

海州城南就是海城河,從城裡直接運到船上,海城河進入大遼河,就可以通海上。

出了大遼河口的遼河口,半日就可以到連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