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直喝到下午,唐清安才心滿意足的和眾人告別。

回到陳策家中,烏進孝正和陳策說笑,等看到唐清安滿身的酒氣,烏進孝內心不滿。

這還是在陳策家中,雖然兩家是世交,但是唐清安從外面喝酒回來,顯得極為不自律。

“去了兵巡道後,碰到了一些軍中的朋友。”

唐清安不等兩人問話,主動解釋。

“營兵和衛所不同,所以請了這些軍中朋友喝酒,打聽了些軍營中的事情,收穫頗大。”

原來如此,烏進孝看向陳策,陳策露出笑容。

“有此心才是對的,你雖然年輕,但是你舅舅和我對你都放心的很,知道你不會像別的後生一般胡鬧。”

對於陳策的信任,唐清安很感動,想到未來的事,忍不住還是開口提醒。

“我雖然來遼東才幾個月,但是已然跑了小半個遼東,加上軍中所聞所見,很擔憂沉陽能否保得住。”

說完後看向陳策,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自己的看法。

“盡心做事罷了,畢竟有十萬軍士,蠻族想要攻打沉陽不是那麼輕易的。”

陳策內心想到,野戰打不贏,守城還守不住不成嗎。

今年的形勢和去年不一樣,以前因為以前薩爾滸之敗,各地缺兵缺士氣,百姓皆逃城中空蕩。

如今已補足了十萬之數,再加上遼東都司的安排佈置,沉陽,奉集,虎皮三地交相呼應為根基,沿途無數小堡,防線固若金湯。

聽聞陳策的話後,唐清安只能暗暗嘆口氣。

就像二弟說的,守勢在德不在險啊!

各處連軍餉都還沒鬧明白,如何能有軍心。

到底人微言輕,說多了反而落個不好的印象。不再提起這件事,轉而試探的詢問,朝廷有沒有和這邊的韃靼開邊市的動靜。

陳策沒有聽到過這個說法,反問唐清安,是否從賈府聽到的什麼訊息。

“沒有。”

唐清安把自己對時局的猜測,向陳策解釋了一遍。

聽完唐清安的思路,陳策連連稱奇。

一個小小的百戶,對朝廷和遼東時局的預測,竟然讓他都覺得驚訝,不可置信啊。

“你說的很有道理,如果真的能和韃靼互市,不說引用對方的力量,至少達成了和平,讓遼東上下減輕防守的壓力。”

陳策想到了此點,坐不住了。

“清安,你可以向賈府寫信,問明朝廷關於此事有無訊息,我現在出門,去向經略大人提醒下。”

唐清安點點頭,知道陳策的用意。

“如果能開邊市,我在金陵那邊有些門路,說不定能聯絡到銷路,到時……”

陳策看了眼唐清安,此子胃口不小。

就算邊市真的開了,事關重大自己都無法插手,而他卻把主意打到了這上邊。

“你可以先探一探,但是務必謹慎,此事非同小可,出了事我可保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