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間。

“什麼?哪裡有這等忘恩負義之徒?”聽完薛姨媽的話,王夫人不可置信。

薛家養大了他,老爺去世了,不到一年就離開了薛家,王夫人對其人的印象立刻就不好了。

外間的話傳了進來,一名女孩悄悄的詢問薛寶釵原委,其餘的女孩子們也紛紛放下筆。

“哪裡說得這麼嚴重。”薛寶釵笑著解釋了一番,最後又說道。

“那哥哥雖然是家裡的家生子,但是我父親生前,最是喜愛他不過了,從來沒把他當下人,反而視作晚輩照顧,連我哥哥都常被牽連受到責備。”

“既然如此,那為何又離開了呢?”

薛寶釵看去,見原來是她說話,打趣道。

“和你還有緣分呢,一起做的船來的,還是我求的媽媽。”

聽到薛寶釵言語中,把外男和自己牽扯到緣分的渾話,那名清秀的女孩低下頭不語,內心暗自不滿。

同時想起了前番,坐船來京城時,聽到嬤嬤抱怨過船上有薛府外男搭便船。

正在此時,外間有人進來通報,說有叫做唐清安的年輕人求見薛姨媽。

“這倒是巧了,他不是去了遼東嗎?”薛姨媽愣了愣,猶豫了又說道,“我這裡都是姑娘們,如何能見他,讓他改日再來吧。”

“你原來在金陵,難道不見他嗎?”王夫人問道。

“以前他還小,現在年齡大了,不再好見他了,多是讓他在廊外,隔著窗子說話。”

薛姨媽笑道。

賈府規矩太大了,她可不敢把金陵的作風帶來,老爺去世後,櫃上的人如何不見呢。

像唐清安幾兄弟,就能見面說話,再外一等的關係,就是在門外說話。

正因為如此,薛姨媽當初才不想放唐清安離去,和別的掌櫃夥計隔的老遠,中間還有牆,說話也不清楚。

王夫人點點頭,她能理解妹妹的難處,那麼大的家業,她一個婦道人家想要替自己的兒子守住,不見外人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讓他進來到廊下,我到是要問問他。”

薛姨媽攔不住姐姐,無奈只能隨她的意。

唐清安被嬤嬤引進來,卻被嬤嬤擋在廊外,“太太說,就在這裡說話。”

唐清安一頭霧水,才幾個月不見,怎麼就如此生份了,難道還在生氣不成。

“太太,唐清安磕頭了。”

向著窗戶裡喊道,唐清安跪下磕頭。

“住嘴。”

嬤嬤喝了一聲。

此時,一個丫鬟跑了出來,說道,“太太問你,為何當初要離開薛家?”

“鶯兒,這?”

唐清安認得眼前的丫頭,是薛寶釵身邊的丫鬟,原來叫做黃金鶯,才幾歲就進了府,當時哭個不停,自己還買了玩具送她。

後來薛寶釵覺得她的名字拗口,才改為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