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對於和金江軍決戰沒有信心,卻不改變主意的原因。

這般情形下,都沒有召回皇臺吉大軍的跡象。

既然如此。

趁你病要你命。

唐清安就不客氣了。

“把水師派出去。”

聽到將軍的話,眾將不明其意。

“讓水師進入三岔河,去騷擾海州的糧道,我倒要看看老奴還坐不坐得住。”

這個主意不錯,逼著老奴來打他們。

各營從遊擊轉為大兵團配合作戰,終歸缺了些經驗與火候,佈置陣地防守倒是無礙。

可是主動出擊野戰,戰鬥力反而會下滑。

只有老奴從蓋州城出來,領軍來攻打他們,他們依託榆林鋪城池,在城外佈陣。

這般下來,對金江軍極為有優勢。

“如果老奴繼續無視,那我就真的得跟他再來一次突襲海州了。”

唐清安笑道。

唐清安的確生出了新的計劃。

以國內近兩萬援軍,朝鮮三萬五千朝鮮軍,和水師五千兵,共計六萬兵。

再來一次數年前的戰術。

海州可是隻有五千兵。

不過這個計劃有些冒險。

六萬軍裡,沒有一部金江軍的正營,人數雖然多,能不能快速打下海州存疑。

而去了這六萬軍,他自己就剩下本部七萬金江軍。

老奴有五萬餘軍,如果趁這個時機來打他,勝負難料。

眾將明白了將軍的意圖。

……

蓋州城。

老奴在等。

等了一天等了兩天。

始終沒有等到北鎮被破的訊息。

阿吉嘎是跟隨了他一生的老將,戎馬生涯,對於形勢的分析並不比人差。

連他都擔憂金江軍的戰鬥力,因此老奴不敢行險事,自己才五萬兵。

薩爾滸他雖然只有六萬餘兵,但都是他本族的蠻兵,無論是信任還是戰鬥力,他都抱有信心。

這回他只有五萬餘兵,其中還有兩萬餘蒙古兵和漢人降兵。

而金江軍有十三萬兵,其中七萬精兵。

如果這般算來的話。

金江軍的實力,並不弱於薩爾滸十餘萬周軍。

而金江軍的唐將軍,一路穩打穩紮,沒有給他一絲可趁之機。

老奴猶豫了。

說來說去,按照他原來的計劃,他少了將近兩萬兵。

兩萬兵,是能決定戰場勝負的重要因素。

這種感覺令他極其不好受。

每次他都沒有輕視這名年輕的唐將軍。

不管是數年前他集中兵力攻打金州,還是這回派了兩萬兵駐守險關雄城,都被對方以技破人。

五千兵駐守的欒谷關。

堅守一個月都不成問題。

卻被一日破之。

誰能想到呢。

老奴還在猶豫。

金江軍水師侵犯海州。

收到海州軍報的老奴,不在猶豫了。

他要用五萬兵,重創金江軍。

讓金江軍至少三年裡無法恢復過來。

而皇臺吉還有十一萬精兵。

換子。

老奴堅定的看向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