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碼頭上,那雙胞胎靠在了一名紅夷人身上,不禁又氣又怒。

“這紅夷女就是這種德性,璉爺何必放在心上。”

李文笑道。

賈璉看了眼身旁的李文,沒怎麼搭理,沒有了以前的客氣。

此人罪民一個,放在國內不過是個白丁罷了,有什麼資格和他說話交流。

在澳門還能應酬一番,回了國,賈璉貴族公子的傲氣立馬恢復。

李文不以為意。

……

“王豐肅他認為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大周金州的將軍治下,各位怎麼看?”

澳門的大教堂裡,幾名教士正在商議。

“東方和我們國家不同,皇帝的權利極大,不管是貴族還是將領,都沒有自主的權利。

不能得到大周皇帝的許可,我們在金州花費再多的力氣,到時候大周皇帝一道旨意,我們所有的功夫都白費了。”

這些教士數十年來在大週週邊打轉,如今到了澳門,對大周國內的形勢越發的瞭解。

“可是按照王豐肅所言,這金州的將軍,孤懸海外,民眾百餘萬,這麼多人口,在我們西方也是不小的國家。”

提到人口,眾人都情不自禁的感嘆。

大周的人口,讓他們不可思議。

整個西方教民的數量,都比不上大周的人口。

這也是他們為何源源不斷想要進入大周傳教的舉動。

有時候他們真不明白。

為什麼那令人憧憬的唐國之後,同樣的民族,卻變得這麼關閉起來,不願與外界交流。

唐國對於任何國家都很包容,只要不冒犯唐國,任何人都能到唐國,好多人寧遠死在唐國,也不願回自己的國家。

在宗教上,唐國也是一視同仁。

景教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在唐國建立教堂。

“試探了這麼多年了,大周紋絲不動,賄賂大周官員的錢財都憑白浪費。

既然王豐肅有了成效,在濟州島建立了教堂,那麼我們就應該支援他。

至於大周皇帝,我們也要繼續努力。”

眾人沒有了意見。

……

不提李文第一次踏入祖國的土地,不提他原先受到的什麼教育,內心裡仍然激動不已。

跟隨賈璉到了金陵,又坐漕船到山東,賈璉不好帶他去京城,因此直接在登來碼頭坐船去金州。

唐清安正好帶著李成賢回了金州。

李成賢去了朝鮮一年餘,在石城島又準備回朝鮮。

唐清安讓他跟隨自己回金州,下屬忙於公事,自己要有人情味,總是要讓他和家人團聚一番。

才回了金州兩日。

賈璉帶著李文就到了。

“這倒是巧了。”

聽到通傳,唐清安讓人請了兩人進來。

“璉兄,真是辛苦你,數次累你為我奔波,感激之情實在是無以言表。”

“哪裡那裡,當有此舉,不值得唐兄掛懷。”

唐清安雖然還只是總兵,但是節度金州和鎮江,實力比國內大部分節度使都要強。

而對方又是自己堂妹的未婚夫,因此賈璉十分的客氣。

不稱呼對方職位表示親近,也不拿大稱對方為弟以示敬意。

唐清安請了賈璉坐,這才看向眼前陌生的年輕人。

雖然穿著大周的服裝,但是其氣質完全不同,沒有一般百姓麻木的神情。

而李文,也緊緊的打量著這鼎鼎大名的金州將軍。

回到國內後。

一路所見所聞,令他大失所望,雖然不比別國差,可對不起這上朝的名號。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