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分田 (第3/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網盤免費下載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到通傳。
因此聽到將軍的話,眾人並沒有意外。
人們不約而同的看了眼張達基,張達基目視前方。
“分田這件事,需要慎重。”
朱文首先說道。
“分田的事情,我極為支援,但是這件事太大,一定要事先想個妥當的方法,不然好事反而變為了壞事。”
這是老成之言,眾人都不反對。
“我先說個大致的意思,在座各位都勘酌一二。”
正如朱文所言。
分田是好事。
但是怎麼分,一個處理不好,反而怨聲載道,引起百姓的不滿。
唐清安拿起手中的冊子。
這是將軍府的官員們溝通後,做出來的方法。
“金州為官府屯田七年以上者,每戶分田十畝,軍中服役七年以上者,其家再多分田五畝。
漁戶,匠戶先不提,把大頭的民戶解決掉。”
每戶十畝。
不多也不少。
眾人心裡有數了。
不提奴兒干司,整個遼東官冊上的額田就有近四百萬畝地,隱田誰也不知道有多少。
因為沒有統計過。
金州的額田最多,有此地地利的原因,但是沉遼土地肥沃並不比金州差。
不過是因為金州靠近登來,山東運送物資到遼左,都會到金州,因此此地和其餘各地不同。
所以隱田少,額田就多了。
而其餘各地遠離山東,所以額田少,隱田就多。
遼左西北一帶的土地是精華之地,額田有兩百餘萬畝,隱田只會多不會少。
遼左不同於內地。
遼左只有軍戶,是沒有民戶的。
實際上,遼左也有民戶,但是官面上不稱為民戶,準確的說,沒有記入戶。
雖然如此。
這些戶口,實際中還是歸各地衛所管理。
遼左一戶少則四五人,多則十餘人。
因為沒有統計,誰也無法肯定,所以又可以按照平均一戶七人算,也可以按照一戶平均八人算。
甚至可以按照一戶平均九人算。
遼東五百萬人,算作六十餘萬戶,也就是說,一戶平均十畝田,當然這是理論的數字。
而實際又會和理論有天壤之別。
世襲的衛所,世襲的官。
一衛所世襲的千戶,副千戶,百戶,總旗,衛所裡的倉庫大使等官,不算小旗,合計近兩百人。
遼東二十五個衛所,十一個所。
世襲的武官大概七千餘人,這些武官的家族開枝散葉,佔得田不知多少。
大周承襲大明,軍戶也是可以科舉的。
不過一戶只能一人。
尋常的軍戶,生活都吃不飽,服役都服不完,怎麼可能有餘力去讀書。
因此遼東的讀書人,不管童生,秀才,舉人還是進士,基本上都是世襲武官家族出生。
可以說,遼東的田畝,至少一半都被世襲武官佔了。
才有了史料記載,軍戶逃往等等惡果。
所以。
將軍說要每戶分田十畝,如果傳了出去,恐怕會引起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