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的數百島,能就更大了。

朝鮮大大小小十三個道。

因此眾人並沒有意外。

“這些島嶼周邊的漁源極多,可以讓船廠在此地設立分場,建造小漁船,在海域周邊即可收穫漁獲。

而且島攤上的貝類更是不可計數,現在朝鮮各島安置了遼民不足五萬人。

我認為可以收納十餘萬人,這十餘萬人不但可以屯田,也可以在海灘獲得吃食。

等有了舟船,也能沿海岸捕魚,甚至直接做木筏,到岸邊也能獲得些漁獲。

既能讓這十餘萬人自給自足,又能屯田獲取糧食,每年還能向金州鎮江,供應近六十萬石糧米。”

“好。”

唐清安笑道。

對李成賢的思路,唐清安非常滿意。

十餘萬人爭取自給自足,再向內部供應近六十萬石糧米,雖然不太可能完全實現。

彷如長白山東岸,本來山中有不可計數的野物,但是當進山捕獲的人數超過十萬,那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因此朝鮮各島海灘極廣,但是也經不住十餘萬人的吃用,兩三個月就能消耗一空。

金州各島都是如此,現在的海灘上哪裡還有什麼貝類,只能碰運氣才能撿到。

可是李成賢的確值得他的誇讚。

從來不抱怨,從來不提出困難。

辛勞做事,發現困難想辦法解決困難,朝鮮各島雖然合起來面積極大,有它的優勢。

但是能發展到李成賢的規劃,李成賢功不可沒。

“我有個想法。”

陶傑也說道。

“將軍可否把朝鮮的手段,同樣用到琉球國上?”

琉球?

武震孟和朱秀露出了茫然的目光。

劉承敏從小跟隨大哥學習,知道周邊的國家,馮勝之和謝友成作為讀書人,知道琉球是大周的藩國。

謝友成和陶傑兩人在朝鮮呆了一年餘,更加清楚琉球的形勢。

唐清安遲疑。

他能順利插手朝鮮的事,是因為正好有這個天時,碰到了朝鮮政變,又急需要外部的支援。

不過是把歷史上發生的事,複製了一遍而已。

因此朝鮮國內不但沒有反對他插手朝鮮內政,反而新的當權貴族還鼎力支援他。

天時地利人和。

但是琉球可不同。

琉球的國王可不會願意外部勢力來剝削他。

其他不提。

只需要派一個使者去朝廷哭訴,朝廷定然要召自己回京解釋,甚至直接問罪自己。

作為大周的將領,攻打大周的藩國,和叛亂有什麼區別?

其他不提。

國內的軍餉,糧餉,兵器還要不要?

就算得了琉球。

卻被朝廷敵視,劃為了敵人,斷絕了物資供給,那才是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