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金陵商人手裡的物資。”

唐清安定下了價格。

這個價格對金陵的商人來說很划算,就算不用操作,每斤也能賺取五兩的銀子。

憑商賈的手段,當然不會這般的賤賣,估計能賺取至少十兩的毛利。

馮勝之已經預料到了,要不了多久,旅順就會多很多的商船。

“第二件事,今年離播種還有四個月的時間,金州至鎮江一帶,朝鮮沿海一帶的海島,至少要開墾出四十萬畝新田。”

這句話說完,不少官員就皺起了眉頭。

戴國偉,陳恆,鄭國良,王昊,張達基,汪海龍,姚國普,錢英科,張吉甫,鄭雒……

這些個分巡道道官,都坐蠟了。

難度太大。

時間短,任務重,眾人沒有人敢保證能完成。

“同樣要人給人,要物資給物資,我知道此事有些令人為難,不過也只能如此,大家咬著牙頂上吧。

接下來,就拜託諸位了,未來兩百萬遼民的生死,就在諸位的手中。”

唐清安誠懇的說道。

“去年金州,鎮江兩地獲得貂皮約一萬餘張,狐皮約六萬餘張,松子,榛子,幹木耳等約一萬石,雜皮約三萬餘張……

此項物資同樣和內地商人以物易物,換取各位所需要的物資,具體事項,諸位可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商量一個細章出來。”

眾人見將軍說的嚴重,且又肯定了眾人的難度,又給出瞭解決的方法,也就紛紛認下了此事。

“第三件事,就是今年以來,金州鎮江兩地百姓的供給,仍然要持續往年的水準,每日一稀一干。”

這件事之所以放在最後說,因為這才是最難的。

因為唐清安還要保障人心不失,如何才能人心不失,就需要這些官員盡心盡力的走到百姓中,去宣傳宣導。

只有讓百姓們理解,才能忍受不滿,繼續堅持下去。

唐清安要的不是一個怨聲載道的金州鎮江,而是上下一心,共渡難關的金州鎮江。

原來在長行島時,才幾萬民,他可以和百姓們打成一片,雖然大家都餓著肚子,卻都有奔頭。

如今兩地有七十萬民,接下來會有兩百萬民,形勢已然不一樣了。

所以他才鄭重的召集了這些文武官員。

馮勝之,顧應時等人,都明白了將軍的心意。

“醜話說在前面,接下來的一年裡,我會派人巡視各地,誰做的好就會提拔,誰做的不好,就讓賢給能做的好的人來做。

等熬過這艱難的時光,我設宴向大家敬酒!”

唐清安堅定的看向眾人。

在場的幾十人,紛紛起身,領取將軍的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