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人開始擔憂。

別東王出了事,在場的人們可承擔不起。皇后聞言親自帶人來勸,竟然也勸不住。

人們都說東王好孝心,秦貴人有好兒子。

探春沒有辦法,只能去打擾閉門不出的皇上。

多日未見人的唐清安,彷彿老了好幾歲,頭上已經多了不少的白髮,看上去很蒼老。

如果是唐展望他們兩兄弟見到大哥的樣子,心裡會想到大哥那幾年的模樣。

大哥少年的時候,有幾年就是很冷漠,雖然那幾年變化很大,竟然獲得了薛家大老爺的誇讚。

但是大哥身上越來越沒有人味,後來才慢慢好了些。

探春不知過往,只當做皇上仍然在傷心秦可卿的去世,還沒有走出來傷痛之中。

唐清安穿著一身簡樸的便服,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彷彿和一名普通老者沒什麼兩樣。

誰也看不出這位能是大順的皇帝。

聽到探春對東王的擔憂,唐清安冷笑了兩聲。

他本來不想理會,讓唐晏乾自己去作姿態,不過他又想替秦可卿看看她兒子的表象。

……

秦可卿的靈堂有不少的人,和尚道士宮人裡外都是人頭,東王在裡間飢腸轆轆,悲苦不已。

突然之間,唐晏乾覺得不對,什麼時候安靜了起來,他抬起頭,才發現身後的父皇。

父皇來了多久?自己有沒有做出不對的舉動,唐晏乾嚇得連忙回憶了一番,才哭著拜見父皇。

“兒子……兒子不孝,不能在……母妃身邊盡孝……”梗咽的抱怨自己,痛恨自己沒有早日回京。

唐清安一言不發。

東王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應,心裡咯噔一下。

他在東藩這些做了很多違背法度的事,對於國內要處置他的言論也清楚的很。

不過他有母親在,又是父皇的長子,他倒不是很在乎。

直到得知母親病逝,才讓他五雷轟頂。

自己最大的憑仗沒有了。

是的。

唐晏乾很明白他的憑仗不是自己做的那些事,也不是國內部分官員為他的奔走。

只有鹹安宮的母親,才是他的定海神針。

他也醒悟了,為何母親病逝前,大費周章讓人送了一把小兒玩耍的尋常木劍給他。

那把木劍,他也帶來了京城,並且隨身攜帶,一把木劍而已,傷不了人。

但是它能直碰人心。

“兒子每當看到這把木劍,就想到了母親,多麼想要回去從前,兒子不想要當什麼東王,只想要留在父母身邊啊。”

東王拿出那把小小的短木劍,兩手捧著高舉過頭。

“這是。”唐清安怔住了。

拿起這把木劍,唐清安翻來覆去的看,看的戀戀不捨。

在金州的時候。

那時候老二還沒出身。

在秦可卿的院子裡,只有夫妻,與兩三歲的長子,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唐清安心滿意足,親手刨了一柄小木劍,擔心傷了兒子,尖銳處精心磨的圓潤。

兩三歲的長子舉著小木劍,踉踉蹌蹌的滿院子跑,秦可卿看的揪心不已,不滿的數落夫君不知輕重。

而自己當時在幹什麼呢。

時間太久遠了,唐清安努力的想,終於他才想到了。

是啊。

那時候的自己心裡很幸福,第一次有了原來自己在人間的真實感,埋藏在內心深處,久違的感覺湧上了心頭。

唐清安痛苦的閉上眼睛,控制自己的淚水。

他轉過頭一言不發的大步離開。

他明白秦可卿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