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宣撫使馬方去世,承襲父職的馬報周入京覲見皇帝,在兵部領取冊封。

不只是他,還有其他的土司們,賈探春讓唐晏楸出面訓話眾人,應當遵守朝廷法度,心向道學,多鼓勵子弟學習學問。

無論是金江系官員,還是國內官員,賈探春潤物細無聲的讓兒子唐晏楸,做出各種不同的對待。

而唐晏楸非常聽話,對母親的安排執行的一絲不苟。

每一位初見這位極其和善的小貴人,言行舉止都嚴格遵守教條,誰的內心都會為止動容。

小貴人有乃父之風。

不是指唐清安的武功,而是皇上對人的禮數,小貴人唐晏楸在這方面,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

別看國家如今穩定,那是因為百姓們求安心切。

新朝剛立。

老一代新一代的文武百姓,都希望有個寬和的環境,人們都不願意折騰,而當今的皇上又太能折騰了。

人心所向,人們都認為應該立太子了。

四十六歲的唐清安不服老,非要在校場騎快馬,結果不小心摔下了馬,導致傷了骨頭。

終於。

他決定定下太子。

“歷來有成就的君主,都懂得百姓的疾若,所以在位期間能勤儉持政,成為好的守成之君。”

躺在病榻上,唐清安仍然有些不服氣,不過又不得不面對現實。

顰兒剛才來嘲笑了自己一番,氣得他恨不得當場下床要給顰兒一個好看。

可惜,他真的感受到體力的流失,所以招來了兒子在床前耳提面命。

唐晏楸眼睛通紅,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掉。

“父皇,咱們以後別騎馬了好不好。”

弱弱的聲音,一下子打斷了唐清安滿肚子的教導,怔怔的看向這名一向安靜的兒子。

唐清安多年來,再一次感受到了久違的父子之情,這種感情,又讓他想到了長子唐晏乾。

金州的時候。

他年輕,兒子尚幼。他是那麼的歡喜兒子,騎在他的脖子的幼兒,緊緊抱住父親的腦袋嚇得面色蒼白又忍不住的尖笑。

時光匆匆,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