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外的地方。

其餘最早歸順的將領,例如北鎮節度使李長松,遼西總兵劉英,三大營總兵官等等,都保留了軍制。

差一等的投降將領,例如程之信敗亡後,他的手下將領朱振杰,寧隆雄等,以及流民軍投降的將領等。

由各軍司編練去除老弱病殘,以及不符合要求計程車兵,只保留遵守軍紀的精兵加入金江軍。

朝廷的任命抵達後。

王子騰第一個響應,竟然主動去京城拜見衛王。

賈赦雖然沒有去京城,但是賈府的大觀園,他是同意讓給唐清安的,說明他並沒有抵抗之心。

於是也改換了旗幟門庭,放開自家的大門,允許朝廷新的官員進入金陵一帶。

雖然還控制著軍隊,但是行政上已經放棄。

第二年。

精兵簡政後。

金江軍的番號取消。

原金江軍,三大營,遼西軍,北鎮軍,歸順流民軍,程之信部,浙兵,川兵……

各鎮的新合軍。

最終還是保留了五十萬精兵。

然後就是遍佈全國的鄉兵,民兵,地方軍等等,至少有上百萬軍兵,其中包括賈赦他們手裡的軍隊。

分為甲,乙,丙三等。

丙為民兵,鄉兵,由地方州縣組織青壯,每半年集訓半個月。

乙為地方軍,維護地方治安。

甲為營兵,用來大軍作戰。

全部統一稱為衛國軍。

由兵部,武軍都督府共同管理。

甲字軍。

每軍一萬人,分為三營。

例如甲字一軍一營,二營,三營。

同時。

甲字一軍,二軍,三軍,與四軍,五軍,六軍,還有七軍,八軍,九軍。

每三年一換,輪流拱衛京畿,稱之為京畿衛戍軍。

一年的時間。

全國整編完畢,現在只剩下雲貴川。

番薯玉米建大功。

海貿之利補充元氣。

有了積蓄。

唐清安底氣足了。

在京城,抽調全國官兵入雲貴川,一舉殲滅田永命。

此人不接受自己的招降,自立為大西皇帝。

無論公私。

天下必將一統。

同時。

下令抽調王子騰,賈赦,劉明先,李堅,謝鯨,馬芳……各部的人馬入川。

丙字軍十萬。

乙字軍十萬。

甲字軍二十萬。

合計四十萬大軍入川。

此戰。

不但要收復雲貴川,還要打破相當於半個軍閥們的力量,為徹底梳理全國力量打下根基。

四十萬大軍兵分三路。

一部從陝西進入四川,一部從湖廣進入長烏江,隔斷貴州與四川,同時南北形成夾擊之勢。

讓四川的田永命首尾不能兼顧。

另外一部入貴州,牽制貴州雲南的援兵,不讓田永命獲得支援。

浩浩蕩蕩。

近是精兵強將。

一路勢如破竹。

田永命雖然割據雲貴川數年,除了部分地區,總體上處於人口不足,經濟不強,糧食不豐,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手裡的兵力不夠使用。

至於集中力量攻打一部,四川可不是奴兒干。

四川多山。

不是騎兵的戰場,做不到大轉進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