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閣員多了,還有一個利弊。

那就是內閣閣員的權利變小了,多了人分權,而衛王的權利不變,等同於衛王的權利更大了。

衛王是故意的嗎?

馮和不敢肯定,也不敢詢問。

先皇還在的時候,馮和的擔當都不足,何況今時今日,有些容易犯忌的事情,他從來不會逾越。

別看衛王拿出來的理由很充分,但是隻要是想要做的事情,何愁會找不到理由呢。

有時候。

不論事要論心。

還有的時候。

又不論心要論事。

要根據事物的變化而做出不同的判斷標準,定然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這是迂腐之見。

唐清安不打啞謎。

直截了當的接著說道:“先增添一位候補的閣員,暫時替代璠閣老做事。”

“而且候補閣員應該形成常例,或者二三四人,也可以十五六人,以朝廷官員兼任,諸位可以商討個章程出來。”

好傢伙。

增添兩位閣員,還要增添大量的候補閣員。

現在還要說唐清安是沒有私心,馮和是不信的,不過他也不會出面干預。

真要是和劉一儒那樣堅持反對唐清安,他也不會來京城。

不過像林如海那樣支援衛王,馮和也無法違心。

總之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是馮和現在的心態。

“的確要增添閣員,衛王明智。”

林如海出聲支援。

對衛王的瞭解,林如海不認為唐清安是這麼多心思的人。

比起用陰謀詭計,衛王更喜歡光明正大。

只有不瞭解衛王的人,才會誤會衛王。

所以林如海很坦然。

唐清安說了添補內閣的事,讓眾人回頭商議人選,最後告訴眾人道:“對於人選我是有要求的。”

“首先以實幹為主,接受新學,老頑固我是不會同意的。”

既然推廣新學,當然堅定不移。

從源頭上杜絕反對新學的人,加快新學的推廣速度。

眾人沒有反對。

“其次,不允許有誇誇其談,極愛自己名聲的人。”

官場上。

在同僚中名聲越好的官員,才能方面不提,但是性格上,必定是老好人的性格。

像海瑞這種不同流合汙,只以規矩為重的官員,哪裡會有好名聲。

別說海剛峰。

哪怕只恪守法度的官員,在同僚中也不會有好名聲。

“我就只有這兩條要求,剩下的你們推選兩位出來。”

馮和暗自點頭。

衛王的兩條要求都是穩妥之言。

能把金江鎮治理到如今的樣子,衛王還是很有才華的,不是隻靠武力的武夫。

如果真是這種人,國家又哪裡能這麼輕易的恢復太平呢。

內政上以殺止殺。

必定導致血流成河,遺禍無窮。

見眾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唐清安這才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準備在內閣中,提拔內閣總理。”

“總理?”

眾人大驚。

馮和也驚訝的合不攏嘴。

內閣總理。

聽起來就知道有多重要,權利有多大。

這就是宰相啊。

馮和忍不住仔細觀察衛王的神色,他到底是何居心?

如此讓權,衛王真的不擔心自己的權利受損嗎?

唐清安笑著指了指桉幾。

桉几上堆不下的公文,旁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