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都要從微末來杜絕。

畢竟金江軍,遠遠沒有到馬放南山的時候,至少在唐清安的一生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此這般的話,就要花更多的心思,投入其中,讓金江軍的風氣,一直保持如初。

長久下來,個人都很難保持初心,更何況一支大的軍隊。

保持初心。

能做到這個要求的,遍觀史書都沒有。

第二天。

趙緱用,武震孟,朱秀,劉承敏,彭大海,李勝虎,張薄,鄭剛,郭英,於志,陳宏,李伯升,鄧興,李齊,章毅,花眼,陳玉,陳銳,湯平,廖榮,趙勝,陳凱武,江萬化,劉通,王玉功,李成才,趙赫,周德興,賀寬,王恩義……

大廳內,將星雲集。

不同於國內。

大周的習俗,仍然保持著一張方桌坐四個人,十個人開三張桌子,大廳的佈局也完全不同。

為了此次會議,大廳裡擺滿了專門打造的長條桌子,每條桌子後面都擺放十幾張椅子。

桌子上有木牌寫了人名,每個木牌前,放了有茶碗。

諸人曉得又是將軍的主意,見怪不怪,按照人們的指示,坐到自己的座位。

眾人感到新奇,忍不住開始左右交談。

吏員端著裝有熱水的水壺,挨個詢問用不用添茶,以及有沒有其他要求等。

有的將領品嚐茶水,旁邊的人提醒他,這會不知道要開多久,可別三番兩次的去茅房。

那人聽聞後,立馬不敢多喝。

將軍很少召集這麼大規模的會議,如果有的話,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沒有人敢馬虎。

“將軍到!”

門口,吏員唱到。

“嘩啦。”

大廳內,諸人紛紛起身。

“各位,好久不見。”

唐清安帶著一臉的微笑,邊走了進來,邊向眾人揮手,然後坐到了前方臺子上的桉幾後面。

“坐。”

唐清安坐穩後,向眾人笑道。

“嘩啦。”

眾將領不約而同的同時坐下。

“這次的會議,主要就是關於軍中的編制的,主要三個方面。”

唐清安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開始提起主題。

隨著唐清安的開始,吏員也紛紛把這次會議的內容,一一發給了將領。

將領們看著手裡的會議內容,只覺得手裡的紙張很重。

“第一,全軍不分軍種,合計十二萬軍,為了應對明年和蠻族的大戰,將會進行大整編。”

唐清安說的聲音並不大,可是眾將的呼吸情不自禁的加深。

很簡單。

當年的游擊區,導致各部兵源超額,一個營兵額三千,大多數都不止。

因為前年牽制蠻族攻打北鎮,收復復州,蓋州,所以沒有進行調整。

兩年過去,此弊端到了需要整治的地步。

意思很簡單,該帶三千兵的就帶三千兵,想要帶更多兵的,就要升職。

升職可以,功績來考核。

有的將領知道目前自己還不夠資格升官,可是如果按照這個方法,自己手裡的兵會變少。

不過沒人敢反對。

唐清安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當決議下來後,軍隊必須服從。

這個決議,是軍司一年來,慎之又慎的,做了充分的調查,才敢提出來的。

當然軍司也充分顧慮了將領的心情,該提拔的還是給了提拔,提拔和不提拔兩可之間的,也給予了提拔。

唐清安找不到可以指責的地方,因此認可了軍司的計劃。

軍司當然也有軍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