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冒著大幹系收養了“那人”的子孫,結果好好的一個五品營繕郎,管著最有油水的差事,家境反而一落千丈。

明眼人都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皇上礙於情面不好處罰此人,索性把他閒置起來。

到了家中,見到十七歲的兒子賈蓉,賈珍才想起,聽聞那女孩還和自己的兒子同歲,賈珍越發不情願。

俞祿上前,說唐清安回來了,賈珍放下此事,讓俞祿去叫他過來。

“你怎麼突然回來了。”

聽到賈珍的問話,看了眼賈珍的臉色,猜到對方心情不好,唐清安嬉皮笑臉的圍上去。

“去了幾個月沒見到老爺,十分掛念老爺,所以就回來向老爺請安了。”

“去你的。”

賈珍這才笑了起來,“難道在遼東遇到了什麼難處?”

於是唐清安把營所的事情講了一番。

“原來是求我去幫你在山東布政司疏通關係,我還以為你是真的掛念我呢。”

聽到賈珍的打趣,唐清安笑了。

“正是因為要報答老爺的知遇之恩,所以我才更要儘快在遼東辦好差事。

今年的武舉我已經報了名,有經歷和兵巡道的關照,獲得名次已經是十拿九穩。

這些事情不辦妥,我有什麼臉面敢回來見老爺。”

唐清安本來只是一步閒棋,且只是一個小百戶,但是短短几個月,能憑藉自己的能力,融入了當地的關係網。

聽到唐清安提到知遇之恩,聯想到這些年,不少人仍暗中向那故去的人報效知遇之恩,賈珍非常滿意,認為此子也是有忠的。

心頭同時一嘆,他父親也想要報知遇之恩,他極其不情願,雖然皇上這些年彷佛把那件事忘得一乾二淨,但是皇上心中是否真的不在意了呢。

“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回頭寫信,讓得力的人帶去遞交山東布政司參政蘇觀。

你回去的時候,持我的名帖去拜訪他,事情又不大,他會賣我一份情面的。”

見唐清安還在原地不走,賈珍納悶了。

“你還有什麼事?”

“老爺,我在遼東開銷頗大,去遼東時身上帶的一百多兩銀子,上下打點所剩無幾,年初才弄了七十兩銀子,才不到兩月,也只剩下十餘兩……”

唐清安不好意思的說道。

一旁的賈蓉和俞祿面面相覷,此人竟然找府上要錢來了。

“往常都是別人孝敬咱們府上,你卻是與眾不同,竟然想打府上的秋風。”

俞祿看到老爺並沒有生氣,在一旁忍不住笑道。

“我也是仗著老爺的厚愛,才敢開口。”

有時候,借錢也是一種示好的舉動。

果然,賈珍並沒有生氣,看向唐清安,無奈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