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擔心是多餘的。

借鑑歷史,明年後金會進攻寧遠城。

結合現在。

北鎮因為自己偷襲海州,斷絕了蠻族的糧草,所以並未丟,而金州,長白山東岸,北鎮被自己所光復。

但是遼東關外的蒙古各部,還是仍然被蠻族收服。

大機率。

蠻族今年會繼續鞏固一年,明年開始進攻,或打北鎮,或打金州。

小機率。

蠻族今年就會發動進攻。

唐清安又看了看手裡,沉陽陳策告知的蠻族軍士動靜,皇臺吉調去了西邊,代善調去了東邊。

兩人是老奴最得力的兒子。

在歷史上,皇臺吉經常派出去獨自負責東邊。

不管是打敗毛文龍收復的的鎮江,還是幾年間,先後入朝鮮打東江鎮和打朝鮮,積攢了很大的資歷。

可以看做是後金老奴為皇臺吉鋪路。

現在的蠻族老奴,

卻把皇臺吉調去了西邊。

因此,唐清安猜測,老奴就是今年要動兵,也是主攻北鎮。

畢竟柿子先撿軟的捏。

唐清安出海五年來,他有這個自信。

北鎮相對於他,就是軟柿子。

相信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包括蠻族。

不管是為皇臺吉鋪路也好,還是軍事需求也好,唐清安已經大致敲定,蠻族會先攻打鎮江。

鬆了口氣的同時,也開始分析起來。

這一回,自己能不能救北鎮。

“我猜測蠻族今年應該不會動兵,就算動兵,大機率也是先打北鎮。”

聽到將軍的話,謝友成內心認可。

不過他卻不同於唐清安,唐清安是出於歷史和現在的形勢,結合而分析出來的。

謝友成是透過軍事上分析出來的。

“北鎮七八萬新兵,錦州三四萬新兵,大多已經訓練一年,開始有了成軍前的模子,所以我同意將軍所言,蠻族會先打北鎮。

既可以較為輕鬆的消滅北鎮即將成軍的新軍,又可以奪得北鎮,然後一舉而下全得遼西。”

見將軍沒有反駁,謝友成繼續說道。

“北鎮,錦州雖然有十萬兵,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新兵,雖然訓練一年,或者少部分兵更久些,但不經歷戰火,野戰絕對不是蠻族的對手。

北鎮地勢不如錦州,更不如金州,前番兵比現在多,老兵也比現在多,如果不是將軍的救援,早已被蠻族所滅。

而北鎮這回想要守住,同樣更需要援軍,他能指望的援軍,只有兩部。

一部是遼東經略,一部是我們。”

說完,謝友成等著將軍的主意。

這個決定不好下。

隨著金州,長白山東岸,鎮江的光復,需要面對的不光是蠻族,還需要面對朝廷。

如果上下一心,則無須費心。

可偏偏朝廷現在對他有了顧忌,有了猜疑。

不然旅順互市之事,明明是對金州百姓有利,而自己卻要試探了又試探。

“如果我告訴朝廷,蠻族今年可能會對北鎮動手,你說朝廷會這麼想?”

聽到這話,謝友成忍不住嘆了口氣。

“朝廷大概會想,金州總兵野心滋生,為了互市之事,竟然謊報軍情威脅朝廷。

就算有明白人,同意將軍所言,也擋不住群言。”

“唉。”

唐清安嘆了一聲。

“是啊,我軍軍備未齊,糧草不濟,為了救援北鎮需要事先之儲備,才能及時雲集大軍出動。

我再向朝廷索要糧餉,恐怕更是落實了這惡名,令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