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小失大 (第1/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 免費閱讀軟體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眾人沒有計較武震孟算錯了數字。
“一百一十加上三十,你再說說等於多少?”
聽到將軍的話,武震孟知道自己肯定算錯了,低下頭算了幾遍,才不好意思的說道。
“一百四十。”
唐清安這才沒有再盯著武震孟看。
雖然將軍沒有明言,但是武震孟曉得,自己回去又要關起門來好好讀書。
“武震孟把數字往好了算,但是民生上的事,算多不算少,差額按照三十萬人算吧。”
聽到將軍的話,眾人才沒了意見。
“不過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遼民投奔來,不管是游擊區的百姓,還是蠻族治下的百姓。
雖然比起去年冬到今年上半年,來投奔遼民的速度減少了大半。
但是根據我的預算,到明年秋收時,估計還會新增四十萬人。”
顧應時皺著眉頭。
聽到他的話,眾人都無言。
金州光復四年餘,能投奔的遼民早就投奔了,所以接應遼民已經不算多。
主要都在顧應時負責的長白山東岸北部以上,因此他最為了解此事。
既然他這般說,也就八九不離十。
三十萬加上四十萬,又是七十萬。
誰都說不出話來了。
“大家都出主意,暢所欲言,能想的招數都想上。”
唐清安向眾人說道。
“還是一日兩稀吧。”
陶傑的話引起了其餘人的側目,都認為此人倒是有些冷酷。
謝友成則沒有看向陶傑。
他雖然認為陶傑做事比較激進,但也不是妄言的人,分寸還是掌握的極好。
果然,陶傑很快又說道。
“船廠的船越來越多,漁獲也越來越多,因此我有個建議。除了提供粥食外,可以額外提供魚湯,每人再分小份鹹魚塊。”
這倒是個辦法。
雖然不能果腹,但是魚湯和鹹魚塊有油水,而且鹹魚塊還能帶來鹽分。
這般算下來,不比每日一頓幹一頓稀要差。
“而且以前的船廠,主要受困於幾處,一則工匠不足,二則船塢不足,三則提前陰乾做好處理的木料不足。
其餘些細事且不提,如今工匠足,船塢足,儲備好的龍骨也足,我認為船廠還大有可為。
現在每月三大船廠可下水船隻一百一十七艘漁船,到了明年不只是翻倍,我認為每月超過三百艘都不成問題。
為了保證每個月下船超過三百艘,將軍可以繼續派人去直隸,金陵各處招募工匠。
反正朝廷已經有了意見,多些意見又何妨。”
前面說的還好,後面的話引起了馮勝之的不滿。
“朝廷到底每年也供給金州九十萬兩軍餉,三四十萬石糧餉,而且今年還額外提供了二十萬石糧食,其餘兵甲器具不可計數。
真要是惡了朝廷,斷了這些物資,豈不是因小失大?”
馮勝之沒有向眾人提大義,從賬目上來向眾人剝析清楚。
陶傑閉嘴不談。
其餘人也沒有說話。
“所以我們遼民就該死?”
朱秀冷冷的看向馮勝之。
他對馮勝之沒有意見,但是對馮勝之話裡話外的朝廷,極度的不滿,滿心的怨恨。
“我們祖輩百年來為朝廷屯田開疆守土,現在倒是認為我們是負擔了,只管軍餉和糧餉,不管百姓是嗎?”
朱秀沉聲問道。
盯著馮勝之,彷佛眼前的人就是朝廷,他漸漸的眯著眼。
“前年,將軍奏請,向登來運送遼民,安置在山東,請問馮先生,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