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金州將軍 (第2/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 免費閱讀軟體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以放棄遼東,反而每年能省下千萬兩白銀,當朝廷放棄了遼東,金州總兵就是一個死局。
“他的跟腳是勳貴,能提前得知朝廷的想法,搶先做出應對之舉,並不足奇。”
有御史說道。
眾人聞言,十分的認可。
太上皇如今和皇上內鬥的厲害,誰能顧得上孤懸海外的金州,多半都會先安撫他。
等朝堂上塵埃落定之時,就是跋扈將軍難受之日。
“其實,我還是比較驚歎金州唐總兵的。”
龔澤笑道。
聽聞,眾人都看向他。
龔澤嘴角含笑,向眾人解釋。
“我把金州總兵唐清安出海以來的公文,以及關於金州的訊息都收集整理了一番。
因此得出結論,此人在出海以前,就有一套完整的策略,一環套一環,實乃天衣無縫。”
吸引了眾人的興趣,龔澤也興致高昂,越發的興奮。
“未出海前,就私自購船。
只是一名小小的備禦時,軍力才八百人,剛出海就開始在島嶼上開墾田畝。
沒有收復金州前,更在長行島大力屯田。
以海治蠻獲得數次大勝,煉出了精兵,收復金州。
有前番屯田的積累,不光穩定了金州,且能大力發展起來,為日後接受遼民夯實了積蓄。
然後違犯海禁,或採購,或者自造漁船,讓遼民出海捕魚。
再以金州之成果,去收復鎮江,又因為有金州之積累,渡過了人口暴增的難關……”
眾人恍然。
明白了龔經歷的話意。
“還有時機。”
有人也繼續補上。
“其實,早在金州總兵唐清安收復金州時,就應該派官員去負責治理了。
不過當時蠻族兵鋒最盛,三日下沉陽,五日下遼陽,遼左各地望風而降。
不提旁人,在座的各位,誰認為金州能守得住?”
聽到他的話,眾人沒有異議。
當初蠻族連下沉陽,遼陽,全奪遼左,直逼遼西走廊,連京城都開始戒嚴。
那時候,沒人會想到有今日之局面。
朝廷不但穩住了遼東局勢,反而還能收復失地,逐步和蠻族扯平了回來。
“所以此事項內閣並沒有商議,反而都認為還要給金州更多的支援,讓金州能拖延蠻族進攻的腳步。
拖一年,半年,甚至三個月都是勝利,只是結局出乎人的意料啊。”
那人感嘆道。
金州接收遼民的速度,讓人咋舌,不可置信。
因為當時沒人想到,蠻族在遼左的統治會這麼的殘暴,畢竟老奴以前在建州的時候,治理的還算不錯。
老奴治理建州那三十年裡,還有不少的遼民逃離遼左,投奔奴兒干司的建州。
這些不提。
金州竟然能獨自養活幾十萬遼民,更超乎朝廷的預料。
而聽到關於金州總兵治下人口超過百萬的謠言,他實在想不出來,唐總兵是怎麼養活的。
“的確是他的運氣吧,正好如今兩位聖人。”那人點到為止,沒有深談。
眾人明白他的意思。
“這些咱們操心沒用,最後的根子,還是要看兩位聖人之間,最後如何決定。”
吳文華是劉一儒的門生。
劉一儒是大學士,內閣的閣老,皇上的師傅。
吳文華看了眼韓昊,暗自搖了搖頭,和眾同僚告別後,去了老師家裡。
韓昊離開後,也在沉思。
唐清安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未來會做出什麼舉動,難道真是狂傲之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