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千萬斤 (第2/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 免費閱讀軟體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將軍的話語。
“而咱們的漁業,從無到有,有了如今的規模,可以說順風順水,除了剛開始對水文不熟,導致撞礁之三四事。
當然,陶鏴負責船政以來,極大的提高了漁場船廠的效率,我是十分認可他的才能的。”
陶鏴聞言,立馬笑道。
“下官倒談不上什麼功勞,不過都是各處船廠官員和大匠紛紛出策,下官結合各人的意見,採用了一些極好的辦法。”
眾人說笑一番。
然後到了船廠,先是見了傳統的制船工藝流程,然後又去參觀了施行了大半年的流水線船廠。
“將軍提議的流水線之法,令上下都讚歎不已,這流水線施行以來,效率提高不提,因為放開了工匠限制。
從部件的合格率,到加快船隻的營造速度,都獲得了成倍的提升。”
唐清安一路看來,滿意的只點頭。
田畝一年一產,金州和金州各島這幾年來,邊邊角角都開發了十足,已經沒有潛力可以繼續挖掘。
長白山東岸雖然地大,但是論適合開發田畝的平原,卻遠比不上金州。
因此同樣潛力有限,至於朝鮮各島,雖然還有潛力可挖,但是成本也高。
無論如何,如今光靠田畝之產,是絕對跟不上各地遼民湧入的數量的。
唯有漁場。
海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漁獲,才是重要的解決方法。
只不過哪怕船廠每月下船的數量連番的增長,一樣跟不上遼民踴躍之數量。
畢竟基數太淺,哪怕發展迅速,也難以跟上形勢。
這其中欠缺的時間,又是目前金州,鎮江最缺的。
不提將軍如何誇獎各船廠,漁場官員和大匠們,等眾人回到了署衙,唐清安提出了新的要求。
“既然有了流水線,對工匠放低了要求,我想繼續增加幾條船塢,製造更大的漁船。”
聽到將軍的要求,陶鏴和大小長山島的官員們沉思起來,思考其中的利弊。
製造更大的漁船,所消耗的精力,與未來的收穫相比,能不能合算。
現在大小長山島的船廠,製造的漁船都是載重兩千斤左右,百料漁船。
舵水人少則三名,多則七名。
“製造大船更費時間,且船廠經驗不足需要嘗試,而這些消耗用來製造舊船,可能會收穫更多。”
有官員試探的說道。
唐清安聞言點點頭,並沒有因為人提出反對他的意見而不快,見狀,眾人才鬆了口氣。
隨著這官員的開口,隨後越來越多的人,你一言我一言的爭論。
最後得出結論。
從未來半年的時間裡,是得不償失的,但是超過了半年,則會逐漸趕上。
一年後各船廠製造大船越發的熟練,收穫將會遠超過現在。
而又決定製多大的漁船才為合適?
即不超過船廠的能力,且又最大效率的發揮出船廠的能力,眾人最後商議出。
製造著重六千斤的漁船為穩妥,至於萬斤以上的漁船,可以放在一年後開始嘗試。
“現在各地的田畝之數,可以勉強養活百萬人,但是如今各地人口合計一百六十萬。
還有六十萬的缺口,是指望不上田畝,且到了年底,人口還會增加。
這麼大的缺口,憑商貿是彌補不了的,唯一的只靠就是你們。”
唐清安等眾人商議完,然後開始對眾人笑道。
聽到將軍開始發言,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是的,金州,鎮江,長白山東岸,朝鮮各島,合計人口已經達到了一百六十萬。
這還不包含前方各游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