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消耗金州的物資,而精兵的傷亡,又會導致金州的戰鬥力下滑。

就算讓金州收攏了百萬遼民,難道還能指望這百萬遼民為他打仗嗎啊?

真要如此短視,費英東輕笑一聲。

幾年來。

蠻族先後打敗了大周合計四五十萬兵,又如何會懼毫無戰鬥力的百萬遼民。

反而是金州鎮江的幾萬精銳之兵,才是蠻族忌憚的。

以這近三萬精兵為主幹,可以擴充十萬有戰鬥力的大軍,加以時日則令人擔憂。

“可隨著這些周兵的騷擾,各處遼民膽子越來越大,恐怕會對我們搜刮遼民之策造成影響。”

黃臺吉遲疑道。

他們原先的計劃,就是透過搜刮治下數百萬遼民,積蓄大軍所需,然後全奪遼東。

聯合蒙古盟友,窺視山海關。

政策雖然是如此,也不能一下子把數百萬遼民逼上死路。

不然百萬遼民一下皆反,就算屠戮殆盡,物資卻也沒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一步步分裂遼民。

先窮戶,再中戶,最後富戶。

劫掠,屠殺部分反抗的,加大劫掠力度,再屠殺部分反抗的,最後劫掠一空,然後屠殺殆盡。

分步驟而來,猶如溫水煮青蛙。

現在因為周軍的舉動,不管是消滅義民,還是穩定後方,蠻族的步伐被打亂了。

“只要能盡滅金州鎮江精兵,耽誤年餘又如何。”

認為皇臺吉不懂“捨得”兩字,代善嘲笑道。

聽到代善對皇臺吉的譏笑,眾人都默不作聲,不敢插手兩人的事。

隨著大汗身體每況愈下,兩人之間越發的勢如水火。

“金州的唐將軍如何會是短視之人,我不信他會不懂這些道理,定然有我們沒有想到的。”

皇臺吉反駁道。

“哼。”

代善冷哼一聲。

“我看你是被他的名聲嚇住了,真是膽小之極。”

“夠了。”

老奴沉聲說道。

老奴雖然病了,但是他戎馬一生,從無到有建立國家,蠻族中威望無良。

殿內立馬安靜下來。

皇臺吉和代善都停止了爭執。

老奴沉吟著。

因為他也看不懂金州將軍的舉動。

雖然認為此人資質中上之才,不過此人每有創新之舉,令他頗為顧忌。

“以消滅周兵精銳為主,看看他後續的舉動吧。”

大汗命下。

蠻族八旗,蒙古騎兵,漢軍,雖然無力遠征,但是即然在腹地,還是能運轉的。

他們有他們的優勢。

周兵雖然有遼民作耳目,卻離補給線之遠,也是周兵的劣勢。

當蠻族開始大力剿滅突入各地的周兵小隊,周軍的傷亡直線上升,形勢越發的危急。

前番有所收穫的隊伍,不少都遭到了慘敗,退回了長白山脈裡。

金州城。

唐清安沒有舉動。

遊擊遊擊。

他的軍隊,論覺悟不比後世先烈,論長征生涯不必後世先烈,全方位都不如。

但是放在這個時代,也不算差的了。

能出多個少個“李團長”呢。

唐清安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