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放棄了。

他卻沒有放棄,改了名字繼續回到大明傳教,從北到南,跑遍了全大明。

藉著崇禎七年山西大飢,救助災民,以此拉攏百姓入教。

雖然是有目的,但是到底也救活了不少人。

就像偉人說的,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唐清安不會那麼狹隘,他覺得只要入了中國,那就是中國的。

管他原來的產地是哪裡來的,只要是好的技術,好的科學,好的思想等等,只要到了中國他都認,就是中國的。

至於大周的海禁,唐清安倒是不怎麼放在心上,這就是孤懸海外的好處。

只要做到不太過分,朝廷也管不到。

而且這老頭歷史上向來聰明,嚴格遵守死去多年的利瑪竇的策略,拉攏儒家打壓佛道,以此提高耶穌教。

所以唐清安也不擔心,此人來金州會受到儒生的反感,以此壞了自己的大事。

此人能在大明幾進幾齣,風雨幾十年,拉攏儒生的本事可不簡單。

很快,奏疏就在朝堂上飛來飛去。

金州將軍原來上奏。

金州乃危地,要建炮臺,造大銃,鞏固城池,防禦蠻族,請求朝廷派人,去南方採購紅夷大炮。

朝廷原來沒有人願意去,費這般大力,功勞卻又沒多少極不合算,因此擱議了,只發了公文去廣東應付了事。

卻沒想到廣東上來奏疏,竟然已和紅夷談妥,內閣因此下文,允許廣東出資,購買紅夷大炮送到金州。

廣東布政司收到內閣的回覆,竟然還要廣東自己出錢,那就不願意了,誰願意辦誰去辦。

粵海將軍在布政司吃了閉門羹,也沒了辦法。

最後又是都察院御史上言,讓金陵出錢,廣東出力。金陵方面沒有拒絕,賈璉回到京城,再去了金州,又被安排了差事。

在唐清安親自出面的情分下,又直接從金州坐船到金陵,從金陵下廣東。

賈璉面子上推諉,態度卻又很矛盾,到底有幾分那紅夷女人的心思在裡面,就不得而知了。

頂著貴族的頭銜,又年少多金,賈璉在澳門委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

那紅夷女人可不同大周婦女,那花樣玩起來,令賈璉流連忘返,才苦著臉答應了,回頭就興高采烈的上了船。

來來往往就過去了半年,終於把紅夷人的大炮,炮師,翻譯,以及一名傳教士,一路透過漕船,千辛萬苦的到了登州。

三十門紅夷大炮,

每門動輒重達幾千斤,從大周最南運到最東,沿路不知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才走了一半就有地方彈劾,此物勞民傷財。

索性都已經到了一半了,難道還棄之不用不成,內閣的閣老不會這麼愚蠢,因而還是督促地方。

等這些大炮和人到了金州,已經是第二年三月。

從賈璉舊年五月出海,到如今辦成,用了十個月的時間。

遠超歷史上,大明文人赴澳門去購炮的用時。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大炮才到金州,唐琴清就拉著出去試炮。

隨意抽調了四門火炮,只試射一輪,在場所有將領就閉了嘴,目瞪口呆不可置信。

再也沒有人懷疑將軍,花費這般大的精力用在此物上,到底值不值得。

“這還是炮嗎。”

有將領傻了眼,下意識的上去摸,結果被燙的抱住手哇哇叫。

將領們見慣了弗朗機,以為此物已經是火炮能射到最遠的距離之利器。

萬沒有想到,這新來的紅夷大炮,不但射得更遠,且威力更甚一籌,端的是守城和對抗騎兵的利器。

弗朗機有它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