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左的地理又是如此。

西側的肥沃平緩之土地,從鐵嶺往下開始,是一條直線,直線裡的重城分別是撫順,沉陽,遼陽,海州,蓋州,復州,最後在最底部的金州繞了個彎。

然後就是金州往另一邊上提的一條直線,分別是紅咀堡,歸服堡,島關等,一直到鎮江堡。

中間百分之六十面積的寬廣的山脈,丘陵,河流把這肥沃之地隔開,形成了一個倒“幾”形。

因此蠻族想要進攻鎮江堡,從赫圖阿拉開始,踏過鴉鶻關,從一堵牆堡,孤山堡到鳳城,在從鳳城到鎮江堡。

或者從赫圖阿拉開始走寛旬,順著鴨綠江南下。

或者從沉陽出發,走奉集堡,威寧,繞過平頂山過通遠堡,然後到鳳城,還是得從鳳城到鎮江堡。

這三條行軍路線,兩條應在了鳳城,至於走寛旬,一路翻山越嶺,供給不易乃下策。

因此鳳城乃是關鍵。

鎮江堡和鳳城之間相隔五百餘里,正中間的是湯站堡,以此為界限,南部已全部光復,北部則還在觀望。

因為金州兵只到了湯站堡,後勤線太遠,跟不上了。

“打還是不打。”

金州軍各將商議一番,決定不打。

不是怕打不下,遼左東北部蠻族就沒有多少兵力駐守。

歷史上毛文龍打下鎮江,手裡歸附的百姓雖多,兵卻只上千人,且兵甲短缺。

就是這種光景,老奴竟然要從沉陽,派皇臺吉領幾千兵去攻打鎮江,可見一斑。

如今金州上下眾將覺得不適合分兵。

“光復了鳳城就要守,這等規模的城池,至少要派萬兵。”

連趙緱用都反對,唐清安想了想,同意了眾人的意見,不光復鳳城,反正鳳城現在四門緊閉,不阻礙他接應遼民。

他這回的目的,收復失地只是最次要的。

“如今各處歸附的軍士有多少人呢?”

“不到兩千人。”

唐清安搖了搖頭。

這麼多堡子,守軍加起來才不到兩千人,可見老奴在這裡的力量有多麼的空虛。

現在就等著老奴準備怎麼做了。

派一萬,兩萬,三萬……還是十萬兵來。

如果老奴真不顧他自己缺糧的形勢,派來十萬兵,那自己就要考慮學一學佟養真了。

“派人入朝鮮找到謝先生,讓他通知朝鮮國主,我準備率軍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