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晚年在立儲的大事上,猶豫不定。
道光帝共有後妃二十多人,先後給他生了十個公主和九個皇子。
其中長子奕緯死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終年二十三歲。
而二子奕綱、三子奕繼也過早夭折。
四子奕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長子奕緯死後的兩個月。
皇五子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過繼給嘉慶帝第三子綿愷為嗣,襲郡王位。
皇六子奕訢,是諸皇子中頗受道光帝鍾愛的一個。
道光帝晚年,又陸續得了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但都年幼無知。
道光帝建儲較晚。
道光帝即位後,並沒有按清朝慣例馬上著手秘密立儲。
道光帝晚年才想起建儲,從道光帝后來在立儲時極為謹慎的性格來看,可以這樣進行推論,他是希望在決定接班人時有更多的挑選機會。
因為奕緯之後,二子、三子幼殤,可以選擇的嗣君只有奕緯一個人,是否建儲並沒有意義可言。
道光十一年(1831年)後,隨著奕緯的過世,幾個小皇子的出生,道光才面臨著建儲這個本應早就解決的問題,在奕詝為長的幾個兒子中,道光皇帝最看重的主要是皇四子和皇六子。
皇四子奕詝,"長且賢",年齡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訢,雖為庶出,但家法傳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資穎異",能文能武。
隨著他們年齡漸大,皇儲爭奪,暗藏機關。
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奕詝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訢,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乃對奕詝面授機宜,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
一日,道光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
'宣宗(道光帝廟號)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
"
道光末年,道光帝違和,纏綿病榻,自思多年痼疾,將不久於此位。
其時,奕詝伏地流涕,痛切異常,"帝大悅,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
道光三十(1850年)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硃筆,立其為皇太子。
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危,急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衝阿、何如霖、陳孚恩、季芝昌,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公啟匣,宣示建儲硃諭:"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
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
特諭。
"道光正式宣佈: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午時,道光帝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當日下午護送大行皇帝的遺體至城內紫禁城乾清宮停放。
宣宗逝世後,咸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為咸豐元年。
僧格林沁(傳統蒙文:ᠰᠡᠨᠭᠡᠷᠢᠨᠼᠡᠨ,鮑培轉寫:erinchen,西裡爾字母:cэhгэpnhчeh;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孛兒只斤,科爾沁左翼後旗(今屬內蒙古)人,蒙古族。
清朝晚期名將,成吉思汗胞弟拙赤合撒兒的第二十六代孫,扎薩克多羅郡王索特納木多布濟與莊敬和碩公主的嗣子。
僧格林沁於道光五年(1825年)被選為索特納木多布濟的嗣子,襲封扎薩克多羅郡王,入為御前行走。
歷任御前大臣兼管火器營、正白旗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