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梯帝國是小亞細亞地區的奴隸制國家,前19世紀時期出現赫梯國家,公元前17世紀拉巴爾納斯始建赫梯王國。
約公元前14世紀達到鼎盛。
首都先在庫薩爾,後遷至哈圖沙(哈圖沙遺址位於土耳其中部喬魯姆省的博茲柯伊村)。
公元前13世紀赫梯帝國進入鼎盛時期。
公元前13世紀末,腓尼基人席捲東部地中海地區,赫梯被肢解。
腓尼基人(phoenician)是一個古老民族,生活在今天地中海東岸相當於今天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自稱為迦南人(canaan),被希臘人稱為腓尼基人,是西部閃米特人的西北分支,創立了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人曾經建立過一個高度文明的古代國家。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是腓尼基城邦的繁榮時期。
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們駕駛著狹長的船隻踏遍地中海的每一個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個港口都能見到腓尼基商人的蹤影。
由於腓尼基人早已經消失在歷史的煙波雲海之中,有關他們的記載都出自曾經吃過腓尼基人苦頭的希臘人和羅馬人之手。
所以,今天我們所知道的腓尼基人很不全面。
據說,"腓尼基"是古代希臘語,意思是"絳紫色的國度",原因是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特產是紫紅色染料。
腓尼基人強迫奴隸潛入海底採取海蚌,從中提取鮮豔而牢固的顏料,然後用紫紅色染成花色的布匹運銷地中海各國。
腓尼基(phoenicians)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東岸地區一系列小城邦的總稱。
位於利萬特海岸中部狹長地帶,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爾,長約320公里。
公元前12世紀初,腓尼基達到極盛時期。
公元前9~前7世紀,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參加敘利亞各國反對亞述的同盟,均告失敗。
公元前6~前4世紀,腓尼基各城邦先後被新巴比倫王國征服,後又成為波斯帝國的第五行省。
新巴比倫王國,是居住在兩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在公元前625年所建,故而又稱為迦勒底王朝,全盛時期統治整個新月沃土,該國約於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國滅亡。
迦勒底人屬於塞姆語系的一個遊牧部落,他們於公元前10世紀初來到兩河流域南部定居,隨後亞述帝國征服並統治了兩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義反抗亞述的統治。
公元前626年,亞述人派迦勒底人領袖那波帕拉沙爾率軍駐守巴比倫,他到巴比倫後,卻發動反對亞述統治的起義,建立新巴比和民芝倫王國,並與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國聯合,共同對抗亞述。
公元前612年,亞述帝國結束,遺產辯贈迎和被新巴比倫王國及米底王國瓜分,其中新巴比倫王國分取了亞述帝國的西半壁河山,即兩河流域南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及腓尼基。
公元前20世紀末,當阿拉美亞人向兩河流域推進時,迦勒底人亦隨之侵入兩河流域。
公元前11世紀中葉,他們在巴比倫尼亞南部靠近波斯灣的一帶地方定居了下來。
最初,他們對城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許多城市鴉整墊,諸如烏斷譽魯克、尼普爾、西帕爾和庫利伽勒祖等均被其摧毀。
公元前9世紀時,迦勒底人形成了若干小王國式的部落聯盟。
巴比倫尼亞的原有居民無力阻止迦勒底人在南部兩河流域的滲透。
逐漸地,迦勒底人把自己看作是這片擁有古老文明的土地的主人,是古巴比倫王國傳統的合法繼承者。
公元前732年,巴比倫發生王位爭奪,一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