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第一頁。

“戴森雲結構?”

看著背景介紹,趙鈺眉頭一皺,“這項技術不是隻存在於科幻小說裡嗎?難道已經有技術可以實現了?”

關於戴森雲的一些資訊,趙鈺之前也有所瞭解。

這個戴森雲,其實就是源自於最原始的由弗里曼·戴森提出來的戴森球理論。

目的就是在太空中建造大量的衛星,其構成一個巨大的人造天體,圍繞著太陽,獲取太陽的能源。

作為戴森球的變體戴森雲,相比於戴森球要簡單許多。

但對於目前的地球科技來說,依然還是為時尚早。

“難道數學聯盟是想要計算出戴森雲的最佳結構?”

趙鈺將第一頁的背景介紹結合自己瞭解的資訊之後,猜測這次考核題的目的。

翻到第二頁,趙鈺赫然發現。

戴森雲的理論構造居然真的畫出了示意圖!

整體上看,戴森雲確實類似於天空中飄蕩的雲彩。

不過戴森雲飄蕩的位置卻是在...金星的附近!

“嗯?不是太陽?”

趙鈺愣了一下,“難道是我弄錯了?”

戴森雲變體提出之初,就是簡化了一部分戴森球構造。

其優點是構造靈活無比。

但缺點同樣顯而易見。

戴森雲的軌道執行將會非常的複雜。

更何況是在太陽這樣的天體周圍。

“我知道了!這難道就是金星地球化嗎?”

結合題目背景的描述,趙鈺很快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不愧是價值一百分的題目!”

想清楚這道題背後蘊含的意義之後,趙鈺不禁暗歎一聲,“想到將戴森球技術運用到金星上的人,簡直就是個天才!”

先別管什麼時候能實現,至少這個方法提出,就意味著其超強的想象力。

一旦技術能夠實現,不論是採用完整的戴森球還是變體的戴森雲,可以直接降低金星的溫度,還能透過其獲取到太陽的能量作為無窮無盡的能源。

直到太陽變為紅巨星,徹底的吞噬了太陽系為止。

再使用一些裝置,可以改變金星的大氣結構,讓其不斷地與地球上的大氣成分類似。

結合不斷地降溫前提,金星的環境將會越來越好。

未來整個金星不就是個新的地球嗎?

“有趣!”

看完所有的題幹之後,趙鈺已經弄清楚了這次考核的主要目的。

“憑藉我的超等數學,確實可以算出一種完美的結構佈局出來!”

想到就做。

就在其他人還在一臉茫然的時候,趙鈺已經默默地拿起筆,開始了自己的計算過程。

雖然整本考卷很厚,真正的題幹也就幾頁。

後面空白的部分,都是數學聯盟這邊儘量留下的答題區域。

“哦買嘎!你們快看!那個夏國人好像開始動筆了!”

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將所有的目光全都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