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
一時間,人群之中,各種情緒交織,有的人感到失望,有的人感到憤怒,還有的人在思考著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這種複雜的情緒,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畫作,每個人都在其中添上了自已獨特的一筆。
... ...
在那個充滿偏見的世界裡,啞巴似乎被無形的規則排除在了某些職業之外。
十三,一個懷揣畫家夢想的十一二歲小男孩,面對著人們的質疑和嘲笑,內心充滿了痛苦和不解。
他無法理解,為什麼他的殘疾會成為追求夢想的障礙。
在他的心中,啞巴的身份並不意味著創造力的缺失,他不明白,為何人們對啞巴抱有如此深的成見。
十三的心靈彷彿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無法接受自已因為無法言語就被剝奪了展示才華的權利。
他的心中充滿了疑問:“為什麼?為什麼啞巴就不能成為畫家?”
十三不願意接受這樣不公的答案,於是在紙上用力地寫下自已的疑問,試圖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已的抗議和不甘。
他將這張紙高高舉起,希望有人能夠看到他的疑惑,看到他的堅持,但似乎沒有人在乎,沒有人願意給予他一個解釋,也沒有人願意再看他一眼。
就在十三感到迷茫和孤獨的時候,小暖出現了。
小暖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正義感的女孩,她不知何時悄悄地躲在一旁,偷聽到了這一切,而她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看到十三受到欺負,於是她站了出來。
“畫畫不是用手來畫的嗎?和能不能說話有什麼關係?”
小暖的身高雖然只有一米二,但她說話的氣勢卻如同兩米一的巨人一般。
話語簡單直接,卻道出了一個重要的真理:藝術的表達並不依賴於語言,而是依賴於心靈的觸動和雙手的技巧。
在那個站滿了所謂的著名畫家行列裡,小暖的勇氣如同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每一個角落。
院長奶奶,一位年邁卻精神矍鑠的老者,依靠著柺杖,挺直了背脊,用充滿力量的聲音讚揚道:“小暖,你真是好樣的!”
她的目光轉向了那些疑惑重重的大老爺們,他們對於一個啞巴男孩的藝術天賦表示懷疑,院長奶奶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嚴厲,
“一群大老爺們還沒有一個小姑娘看得透徹,不能說話又怎樣?
只要他能夠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世界,不就足夠了嗎?為何要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她繼續慷慨激昂地說:“你們難道不知道嗎?著名的音樂大師貝多芬,儘管是個聾人,卻創作了無數感人至深的交響樂章。
還有我們國家的沈冰山先生,他雖然失去了視力,但卻獨創了‘沈氏盲人繪畫技法’,用他的雙手感知世界,創作出了震撼人心的畫作。
那麼,我們家的十三,為什麼就不能做到呢?”
院長奶奶的話語充滿了挑戰和不服輸的精神,她轉過身,目光柔和地看著十三,語氣中充滿了鼓勵和信任:
“十三,不要灰心喪氣,無論何時何地,我和小暖都會站在你的身後,支援你,陪伴你,直到你的夢想成真。”
“小暖,奶奶,謝謝你們!”
十三早已泣不成聲,原來自已的身後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大愛!
小暖和院長奶奶的出現,就像一股暖流,溫暖了十三的心房,給了他莫大的鼓舞。
她們的話語,雖然簡單直接,卻如同一盞明燈,驅散了十三心中的迷霧,讓他重新找回了前進的方向,點燃了他內心深處的希望之火。
或許,在這個多彩而又複雜的世界裡,總有那麼一些溫暖而強大的力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