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只有一樣東西給你們,但你們表現不錯。
給你們一個選擇,二選一。”
楊光樹原本只想給他們一對小兔子。
見孩子們很是喜歡電子手錶,送他們一塊又何妨?
就算價值他爹兩個月工分,也送。
天天照料動物,楊光樹一切都看在眼裡。
在我這裡,有付出,就有回報。
無論大人小孩,一視同仁。
“光樹叔,是什麼東西嘛!”
沒見到實物,也沒聽到名字。
這叫大家怎麼選擇?
“一對小兔子……”
楊光樹才報出一個名字,孩子們興奮的又蹦又跳:
“啊啊啊……
我也有小兔子啦!”
現在,大家再也不用羨慕王狗兒。
就你有兔子?
我們也有。
孩子們好想哭,光樹叔終於想起來發小兔子了。
“光樹叔,我要小兔子。”
“光樹叔,我也要小兔子。”
“我也是。”
“我也是。”
選擇統一,都是小兔子。
連第二件東西,問都不問一句是啥。
楊光樹不由感嘆:
“看來孩子們想小兔子已經深入骨髓。
估計每天都在盼望自己發小兔子。
天天來餵養,多麼希望我來一句,發兔子嘍!”
孩子們每天帶著希望而來,載著失望而歸。
好不容易下了一圈的小兔子,還沒高興多久。
就被大妹舅舅們抓走。
孩子們差點嚎啕大哭。
我們養的兔子呀,先給我們一對行不行。
奈何,沒人聽到他們的心聲。
在他們面前,興高采烈的帶走。
孩子們傷口上多了一層鹽。
儘管很想要,但都從未開過口。
討要和送,性質完全不同。
又不是叫花子,爹孃也不會同意自己這麼做。
費老師還說過,可以欣然接受他人自願給予的東西,但絕不能主動討要或強求。
有些小孩子激動過後,又擔心起來:
“光樹叔,我們兄妹都有嗎?”
他有些擔心,害怕小妹哭鼻子。
她才五歲,每天也跟著大家起早貪黑摘野菜。
風雨無阻。
也不是人心不足,是害怕小妹失望。
打擊到她。
畢竟辛苦這麼久,除了吃糖。
心裡在想啥,大家都門清。
人雖小,也想養一對兔子,下崽餵養大賣給光樹叔,為家裡減輕負擔。
兄妹倆是一家人,不知道光樹叔是不是隻發一對小兔子。
他此話一出,其他人也擔心起來。
有些小孩,兄弟姐妹四五個。
心已經涼透。
光樹叔肯定不會沒人發一對小兔子。
平常喂小兔子倒是不累。
就是分小兔子的時候沒他們份,會很失落而已。
也只是而已,還能怎麼辦?
兄妹幾個有一對小兔子也不錯了。
楊光樹一愣,我說的還不夠明白嗎?
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害怕自己按戶分。
楊光樹又心疼他們,又氣:
“把你叔想成啥人了?
我什麼時候這麼不公平公正過?
人人有份。
媽的,下次再把我與吝嗇鬼掛鉤,取消福利。”
聽到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