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知道自己的身份。

或者說張達知道他的想哥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因為昨天張達還會對林想前後不一的言行有疑問,今天反而是什麼都不問了,這絕對不是相信林想還是原來的林想的表現。

而是開始完全的相信,這個林想已經不是原來的林想。

因為完全的相信就不可能會設防,遇到奇怪的地方就會直接問,因為壓根沒有考慮過這個人不是對方本人,所以是不會有任何顧慮的。

而且這還不是懷疑階段有的表現,因為如果只是對這個人有懷疑,那麼就會在語言交流中暗中設套來驗證,

比如“你之前送我那隻黑兔子我養了幾天就死了你還記得嗎”。

這裡的設的套可能就是兔子顏色是白色的,或者送的根本就不是兔子,養了幾天也可能是養了幾年,或者從來就沒有過送兔子這回事。

這都是在交流中設套來驗證對方身份的方式,但是張達沒有留林想在房間裡閒聊,說明他根本不需要交流裡確定林想身份——除非。

他已經試探過了。

林想突然想到了什麼,他迅速回到房間,叫出了希望:“我今天下午要去入境管理局登記入籍,請問我從到達入境管理局之後都會經歷什麼呢?”

少女希望思索了片刻:“主人你會先經過安檢,然後測試人格自由和意志自由,測試完畢後會進行紙質材料登記和電子材料登記,登記完畢會發放您的實體公民卡和公民識別碼,由於您是透過星火計劃來到馬恩,所以入境管理局還會給您發放一枚馬恩蛋,它可以......”

林想聽到這裡直接打斷:“馬恩蛋是不是叫人工智慧寵物?”

“是的,它的學名是叫人工智慧寵物,但是由於其形狀像蛋,所以大家都把它叫做馬恩蛋,它可以全天24小時跟隨在您身邊......”

少女希望還在認認真真的解釋,但是林想已經沒有心思聽下去了。

張達已經確認了林想不是原來的林想了。

他應該是故意將馬恩蛋叫做人工智慧寵物來試探林想的反應,結果林想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

確認了張達知道自己的身份後,林想又陷入了迷茫。

張達明明知道自己身邊的人不是原來那個,為什麼不聲張不拆穿,反而還是表現的跟往常一樣,甚至還有點替他圓呢?

正常人不應該會是這種反應呀。

除非他準備對自己做點什麼,為了不先打草驚蛇,就假裝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那對自己做的事會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林想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個頭緒,既然張達沒有點破,那他也先裝作不知道好了,然後再走一步看一步吧。

中午跟張達吃過飯後,兩個人小聲的在電梯裡談論公共餐廳的飯菜,酒店的午餐非常豐盛,還是傳統自助式的,不過吃的時候並不是自己拿著餐盤夾,而是進門的時候服務員會給他們一人一張餐卡。

餐卡是有螢幕顯示的,當你靠近某道菜時,餐卡上就會顯示菜品名稱,五大營養素含量,甚至還有食材溯源和食用建議,你可以直接在餐卡上點餐,按克重或者個數計量。

點完餐後,可以找一個空桌,桌上有一個凹進去的方形,把餐卡放進去就完成了點餐,很快智慧機器人就把剛才選的東西送到了桌前,如果還沒吃飽想繼續點的話,也可以直接拿起餐卡在上面選。

兩個人出電梯到了房間門口,林想試探性的問了句張達:“要不要到我房間裡坐會兒。”

張達很自然的點了點頭,隨即跟林想進了房間。

房間裡幾乎保持著原樣,張達找了個沙發就坐下了:“想哥,這裡住的環境確實不錯,不知道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