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證明不了這個女子如何的好,那自然也無法證明這個男子怎樣的壞,所以“吶喊”嚴禁理想者從主觀上出發去描述事情,因為理想者的曝光量是不設上限的,當他帶有明顯傾向性的言論出現後,很容易對處於劣勢那方帶來輿論壓力,就算最後在法庭上贏得審判,但因為先入為主的輿論觀念,也很容易對人造成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

所以“理想者”在發表言論時,系統會預設開啟小管家,並且會強制修改和鎖定該條言論,只有以小管家強制修改後的言論才能被髮表,不支援個人自定義修改。

如果非要自定義修改,那就需要再重新使用一次發表次數釋出,直到避開小管家的稽核。

但是當“理想者”把自己的言論發表成功後,該條言論就會被永久鎖定,哪怕引起再大的輿論,他的言論都無法刪除,因為“理想者”的言論不可刪除,這是“理想者”最大的許可權——無法刪除權。

無論是他本人還是系統,都無法刪除“理想者”的言論,它會永久保留在“吶喊”上,直到“吶喊”不存在。

當然,並不是說“理想者”就無法隱藏自己的言論,“理想者”可以選擇公開言論的時限,有1年,3年,永久三個選項,只要你選擇了1年,系統預設你選擇後明年的今天就無法看到你今天發表的言論。

比如2325年1月1日你選擇成為“理想者”,然後你點選了1年的公開時限,那2325年1月1日之前的任何資訊都會被隱藏,僅個人可見,別人瀏覽你的所有主頁都會顯示一片空白。

因為理想者是需要重新開始的。

而在2326年1月1日時,你2325年1月1日的內容就會被預設刪除,因為你只選擇了公開1年,在“吶喊”,系統不允許理想者把他的“理想”只留給自己。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刪除,忘掉你的“理想”,所以“理想者”沒有僅個人可見這種許可權。

所以在“吶喊”很少有人會成為“理想者”,更少人會把自己言論的時限設定為永久,而那些設定成永久的“理想者”們就成了很多人瀏覽的賬號,透過看著他們各個時期的樣子,能真切感受到他的人生悲歡。